永遇樂
彭城夜宿燕子樓(1),夢盼盼,因此作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泄露,寂寞無人可見。紞如三鼓(2),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3)。天涯倦客,心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4),為于浩嘆。
【解析】關盼盼是唐代徐州著名的歌伎,相傳為禮部尚書張建封的寵妾。張死后,她獨居燕子樓十余年,不愿改嫁。亦傳說因白居易作詩諷其不死,遂不食而卒。歷代詩人有感于此,留下不少詩篇。其實,據考證,關盼盼為張建封子張的妾。這一點,歷代詩人卻都弄錯了。這首詞是作者在徐州時的托夢言志之作。上闋寫夢境,兼及秋景。下闋則由燕子樓一筆宕開,生發出一種對人生宇宙的感慨。詞的上闋以景發端,融情入景,起首六句寫所見,寫了燕子樓小園之夜:“明亮的月光如同銀霜,秋風習習如水一般清亮,這是一個無限清幽的秋夜。“曲港”三句,景色由大入小,由靜而動:彎曲的溪水中魚兒在跳,圓圓的荷葉上露珠兒在滾。“跳”是往上,“瀉”是向下,一上一下,盡見動態之美。魚跳襯出人靜,露瀉更見夜深。這殘秋之景寫得真是成功。然而這一切都無人觀賞,寫出了小園里分外寂寞。“紞如”三句寫作者在園中見聞。三更鼓響,落葉鏗然,更因為靜,才顯出聲之清晰。正因為聲音清晰,才加重了沉沉秋夜之清幽。這時,夢被更鼓聲、落葉聲驚醒,更覺得黯然心傷了。“茫茫”一語雙關,既寫夜色無邊,又寫夢后若有所思的茫然。這滿懷惆悵不能排解,便只得踏遍小園以自遣了。先寫夜景,后敘驚夢游園。夢境夜景,真耶,幻耶?實耶,虛耶?就在這惝恍迷離之中,作者引出了下片的人生慨嘆。下片直接道出登樓之感。首句“倦”字道出了他流浪遠方、去國懷鄉的無限愁思。作者想尋找舊路返回故鄉。可是小路遙遙,故園渺渺,既是望眼欲穿,也是難以歸去,空懷希望。這種心曲可與誰傾述;于是不由得發出了“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的喟嘆,并由此引出了作者關于人生的思考,抒發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緒。在“古今如夢”等五句中,他發出了這樣的議論和感慨:人生古今都是大夢一場。凡有舊歡新怨情事的人們都沒有從夢中醒來。今天我在這里夢盼盼,焉知后人登上我所修建的黃樓憑吊自己,不為我所嗟嘆呢?這一切,都使人落得一片黯然傷心而已。詞的格調雖不高,但聯系到東坡屢遭貶謫,宦海沉浮的遭遇,見他能發出榮辱無懷、毀譽不計的曠達超脫之語,也就難能可貴了。在這些方面,焉能苛求于古人呢?
上一篇:經典《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