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言情贈友詩歌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①。
這是一首為友人遠赴西北邊陲的送別之作。原題作 《送元二使安西》 ,后因譜入樂府,遂取篇首二字題作 《渭城曲》,又名 《陽關曲》 、《陽關三疊》 。題中所云 “元二”,姓名事跡均不詳。安西,即安西都護府之治所龜茲城,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境內。
作品首兩句點出送別的時間和地點,并以清新傳神之筆寫出送別的場景環境及氣氛。渭城,即咸陽故城,漢高祖時改咸陽為新城,武帝時更名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與城東之灞橋,皆為送親友遠行時的餞別之地。“朝雨”之“朝”,語兼二義,既點明送別之時間,又作為“雨”之飾詞,狀其落雨時限,悄然而來,倏然而止。一個“浥” 字,又作巧妙回應,極有分寸。“浥”乃濡濕之意,既使輕塵不飛,空氣清新明凈,而又不致道路泥濘,此雨簡直下得富于靈性而可人心意。朝雨過后,景物如洗,“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個“新” 字,狀出柳葉之潔凈青碧,流溢出盎然春意。此句一作“依依楊柳春”,亦可證其離別節令時在春季。綠柳掩映之中,現出客舍之青磚瓦頂。瓦舍的青青之色與柳葉之碧綠潔凈又形成極為和諧的色調對比,使離別的環境顯得那么清新、悅目、迷人。這般良辰,宜為摯友聚首之時; 如此美景,理應成為朋友歡會之所。然而此時此際,卻是友人離別在即,其依依別情自在不言之中,雖深蘊含蓄,卻可會可味。王維多才多藝,詩畫兼工,其作品往往“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蘇軾語) ,畫意詩情巧妙相融,相得成趣。這首作品雖不屬吟詠山水之作,但“渭城”兩句卻也以省凈之筆點染出了一幅簡潔明麗、清新雅致的畫面。其中 “朝雨” 的可人,瓦舍的悅目,柳色的清新,似乎無不流露出留人之意,可謂景中含情。可見,詩人正是以這樣情景交融、借景寄情之筆表達對朋友真摯的留戀之情。其筆法之蘊藉含蓄,更見其情深誼厚。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對朋友最后的勸酒辭,也是餞別儀式最后的程序。因受絕句篇幅的限制,詩人對餞別宴會上的種種活動不可能一一道及,但精意錘煉而出此兩句,則見其獨具之匠心。“更盡一杯酒”,頗富言外之意。酒席上的觥籌交錯,杯箸頻舉,依依話別,諄諄叮囑雖未置一詞,卻也虛中見實,可想而知。而這“再干一杯酒吧,西出陽關,再也沒有老朋友了”的勸酒辭,其依依惜別之情,殷殷關切之意,真像那杯中美酒,濃得醉人。陽關,漢代所置,因在玉門關之南,故稱陽關。詩人身在咸陽,想及朋友遠行的目的地,不由得思緒飄飄,度越關山而神馳于瀚海戈壁之中的孤城,想及友人將要在那荒漠蒼涼,風情迥異,又無故人相伴的環境之中孤寂生活,殷殷致辭之中又流露出幾多擔憂之情,期盼珍重之意。從而把對友情的表達又推進一層,情牽意隨而感人至深。
這首詩歌寄深情厚意于短章之中,極為省凈凝練。前兩句僅抓住“朝雨”和朝雨乍停之后的客舍及柳色之特征,輕點淡染,清新明麗而景中含情,為友人離別造設了一個情意綿綿、銷魂傷神的典型環境。后兩句則通過宴終席散之際的祝辭,既表達深長的情致而又見其刪繁就簡之妙。前兩句從寫景入手,后兩句則直抒胸臆,又見其手法之巧妙變化和以景襯情、情景相映之特點。正因為其情感的真摯和意境的動人,這篇作品產生之后,就立刻受到人們青目,迅即譜樂歌唱。并引起廣泛的共鳴,撥動了無數讀者的心弦,成為騷人墨客以至上流社會中流行的歌辭,別席離宴之絕唱。白居易《晚春欲攜酒尋沈四著作》詩云: “最憶陽關唱,珍珠一串歌。”李商隱《贈妓歌》亦云: “斷腸聲里唱陽關。”都可見其影響和人們對它的評價。
注釋
①陽關: 在今甘肅敦煌縣西,玉門關南,為出塞要道。
上一篇:《清平樂》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滿庭芳》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