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四川省·武侯祠》古詩詞賞析大全
武侯祠在四川成都市南郊,是成都市著名的古跡,建于西晉末年,時有李雄在成都稱王 (十六國成漢王),為紀念三國蜀丞相諸葛亮而建,因蜀先主劉備死后,后主封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故稱武侯祠。后來晉將桓溫平蜀,攻入成都,將成都夷為平地,可是獨存武侯祠 (當(dāng)時叫孔明廟),可見諸葛亮在人民中影響之大。武侯祠最初與劉備的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 “漢昭烈廟”。現(xiàn)存殿宇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的。祠內(nèi)古柏蔥郁,環(huán)境幽雅,殿宇宏偉,文物眾多,有著名的“三絕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 (柳公權(quán)之兄)書,名匠魯建刻字,因文章、書法、鐫刻均極精湛,故稱。劉備殿東壁有近人沈尹默書 《隆中對》,西壁有岳飛書《出師表》木刻,另外有關(guān)羽、張飛塑像。東西兩廊還有蜀漢文官武將28人塑像。殿內(nèi)外匾對甚多,最著名的是清趙藩一聯(lián):“能攻心則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詩名] 蜀相
[作者] 杜甫,于唐上元元年(760年)春天,在成都訪武侯祠時所作。詩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懷念,也寄寓了自己抱負不能實現(xiàn)的憂憤。
[注釋] ●丞相二句:首聯(lián)就以自問自答的形式點出祠堂所在。柏森森,柏樹枝葉繁茂的樣子。●映階碧草:掩映祠堂前臺階的青草。●隔葉黃鸝:藏在柏樹枝葉里的黃鶯。●自春色、空好音:寫祠廟荒涼,說明草色、鶯聲雖美而無人游賞,有感物思人之意,而意又在言外。●三顧頻煩:指劉備三顧茅廬,就教于諸葛亮。●天下計:三顧茅廬為的是安定天下的大計。●兩朝開濟:對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這兩朝來說,諸葛亮是開創(chuàng)大業(yè)、匡濟危局的老忠臣。●出師句:指諸葛亮曾屢次出師伐魏,在蜀后主建興十二年春最后一次伐魏,在渭水南與魏軍相持百余日,八月病死于軍中。●長使句:后世愛國志士想起諸葛亮常常悲淚涌流。英雄,這里指有報國志向的人,暗指杜甫自己。劉辰翁說:杜甫 “千年遺下語,使人意傷。”
蜀相階前柏,龍蛇捧閟宮。
陰成外江畔,老向惠陵東。
大樹思馮異,甘棠憶召公。
葉凋湘燕雨,枝折海鵬風(fēng)。
玉壘經(jīng)綸遠,金刀歷數(shù)盡。
誰將出師表,一為問昭融。
[詩名] 武侯廟古柏
[作者] 李商隱
[注釋] ●龍蛇: 用龍蛇形容古柏高聳入云。●閟宮: 即指武侯祠與昭烈廟。杜甫 《古柏行》:“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宓宮。”閟,深閉; 凡廟都是這樣,故用閟宮形容之。●陰成: 柏樹成蔭。陰,同蔭。杜甫說“柏森森”也是象征諸葛亮的德業(yè)。●外江畔:唐時成都有內(nèi)江與外江,外江即錦江,武侯祠在錦江南岸不遠,故稱外江畔。●老向惠陵東:武侯祠在惠陵(劉備陵墓)東,這句喻指諸葛亮始終如一地忠于劉備與蜀漢,連柏樹的老干和枝葉也是向陵一面特茂。●馮異:字公孫,漢光武帝部將。《后漢書·馮異傳》云:“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召公:召公奭,周文王庶子。《史記·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葉凋句:柏本常綠不凋,今說葉凋,以其樹古,久經(jīng)風(fēng)雨,亦有凋葉矣。湘燕雨,見《湘中記》: “零陵有石燕,遇風(fēng)雨則飛舞如燕,止則為石。”●枝拆句:謂柏枝為大風(fēng)吹裂。海鵬風(fēng),大風(fēng)也。莊子《逍遙游》: “鵬之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拆一作折。●經(jīng)綸:原意為理絲的兩道手續(xù),引其緒而分之為經(jīng),比其類而合之為綸。常用以喻規(guī)劃政治。●金刀:劉字繁寫為劉,俗稱卯金刀。●出師表:諸葛亮于后主建興五年(227年)出師伐魏,臨行上《出師表》,情詞懇切。●昭融: 謂上天。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邱山重。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詩名] 古柏行 (全詩24句)
[作者] 杜甫,此詩為作者寓居云安及夔州時作,夔州即今之奉節(jié),原有孔明廟,后廢圯,而此詩中有“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之句,且成都武侯祠前也有古柏,相傳為諸葛亮手植,故錄于此。
[注釋] ●柯:樹枝。●霜皮溜雨:說古柏皮色蒼白而潤澤。●四十圍、二千尺:形容樹干之粗與高,說明是棟梁之材。●萬牛句:說大不重如邱山,萬牛來拖也拖不動。回首,牛低首用力牽引狀。李長祥《編年》:“萬牛回首邱山重,形容材大,無過此語,氣勢力量,真萬人敵。”
先主與武侯,相逢云雷際。
感通君臣分,義激魚水契。
遺廟空肅然,英靈貫千歲。
[詩名] 先主武侯廟
[作者] 岑參
[注釋] ●先主武侯廟:唐時,先主與武侯各有一廟,二廟并列惠陵傍側(cè),約在明朝初年,才將劉備與諸葛亮合祀一廟。●云雷際:謂局勢動蕩劇烈。●魚水契: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先主)與亮情日密,關(guān)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fù)言。’ 羽、飛乃止。”此謂君臣相得如魚水之情。
錦官城外柏叢蒼,丞相千秋立享堂。
務(wù)稼隆中緣避世,出師隴上為興邦。
披肝瀝膽酬英主,遠佞親賢諫暗王。
此日忠魂非寂寞,君臣父子共烝嘗。
[詩名] 成都武侯祠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務(wù)稼:從事耕作,指諸葛亮躬耕于隆中事。●英主:指劉備。●暗王: 指劉備之子劉禪。●君臣父子:武侯祠內(nèi)有二殿,前殿祀劉備及關(guān)、張;后殿祀諸葛亮及其子諸葛瞻、孫諸葛尚。
躬耕草野一窮士,入世頓呈神駿姿。
千古煌煌出師表,鞠躬盡瘁是吾師。
[詩名] 武侯祠
[作者] 鐘敬文,當(dāng)代學(xué)者。
松柏森森謁武侯,君臣同祀記扶劉。
三分兩表酬三顧,智慧忠誠萬古留。
[詩名] 丞相祠堂 (“川中紀勝”七首之一)
[作者] 樂時鳴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陜西省·武侯墓·武侯祠·讀書臺》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福建省·武夷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