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水別白二十二》言情贈友詩歌
水
至清,盡美。
從一勺②,至千里。
利人利物,時行時止。
道性凈皆然③,交情淡如此。
君游金谷堤上④,我在石渠署里⑤
兩心相憶似流波,潺湲日夜無窮已。
《莊子·外篇·山木》說: “君子之交淡若水。”唐文宗大和三年(829),白居易到洛陽為太子賓客,劉禹錫作此詩送別,贊美了彼此“淡若水”的交情,抒發(fā)了相別相憶的深情,是古代贊美 “君子之交”的詩作中出現(xiàn)較早的一篇。從形式說,本詩“一韻至七韻” (題下自注),是“寶塔詩” ,
詩的前九句,運用一系列典故,由 “嘆水”起興,贊美“淡若水” 的交情。開始三句,借用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 “水至清則無魚”和活用 《莊子·外篇·秋水》“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贊嘆水的質(zhì)性,說它是天下最清、最美的。“從一勺”四句,化用 《禮記·中庸》 “今夫水一勺之多, 及其不測(等到它們匯聚為深不可測的江湖), 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老子·易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等,贊嘆水的美德和行止,說它可以從很少的涓滴匯聚為很長很深的江河,有益于人類和萬物,合乎時宜地前行和靜止。“道性”句由水擴大到萬物和人類,指出萬物和人類都像水一樣具有純凈的質(zhì)性。“交情”句又縮小到人類的交誼方面,暗用《莊子·外篇·山木》 “君子之交”句,贊美“劉白”之間像水一樣淡泊純凈,沒有私心雜念,生死不渝,“利人利物,時行時止”的君子之交。這是作者對自己和白居易過去交誼的概括和肯定,又是對今后發(fā)展彼此友誼所提出的準則和希望,表現(xiàn)了作者立身交友的可貴品質(zhì)。送別之時,言及于此,不是情淡,而是說高于常人,深于常情。當時,“朋黨之爭”劇烈,劉詩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世風。“劉白” 交往的實際,說明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君子之交,不但在當時難能可貴,在唐代文學史上也堪稱佳話。
后面四句寫別。“君游”二句,“君”、“我”對舉,“金谷堤”、“石渠署”用典,寫出行者、送者。“君游”而“我在”,托出別情。最后再以水為喻,抒寫別后相憶之情,回應(yīng)開頭: 雖然分隔兩地,彼此的友情仍會像流水一樣,永不中斷,而且發(fā)展加深,因為彼此是君子之交啊! “潺湲”句化用《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以時間的無窮表達了相憶之情的深長。全詩題為 “嘆水” ,句句與“水”有關(guān)。主題是送別,卻不像一般詩作重點寫別時的“黯然銷魂”,可謂思出常格。贊水詩句的豪放開朗反跌出相憶之情的纏綿深遠,跌宕之間,更顯出情意深摯。此外,運用比興手法和運用典故也是本篇的特色。
注釋
①嘆: 贊嘆。白二十二: 白居易排行二十二。②一勺:一勺水,指很少的水。③ “道性”句: 萬物本體的質(zhì)性都是這樣純凈。④游金谷堤: 指到洛陽做官。洛陽有金谷園,晉石崇建。⑤在石渠署: 指在集賢殿書院為學士。石渠閣 (即石渠署)是漢朝宮中的藏書閣,借以指唐代的集賢殿書院 (時劉為學士) 。
上一篇:《古意》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和邵堯夫安樂窩中職事吟》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