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李令》言情贈友詩歌
茅檐明月夜蕭蕭②,殘雪晶熒在柳條。
獨約城隅閑李令③,一杯山芋校《離騷》④。
這首詩寫作者雪夜會友共同校讀《離騷》的情景。李令即李希孝,他是作者的好友,兩人交誼甚厚,可參見作者另一首詩《病起呈李縣令希孝》。
首句寫景兼點時辰,而于景物獨取“茅檐”、“明月”,即含有一絲清貧、孤高的意味在內。在寂靜的冬夜里,在明月的映照下,柳枝條上的積雪顯得晶瑩耀目。第二句更加具體細致地描寫 “殘雪”的 “晶熒” ,也是寫景兼點節令。切合當時情事,作者融情入景,因此我們也就可以從景物描寫中體會到作者那孤高落寞的心境了。
因第一句、第二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第三句便直敘其事,并點明題意。“城隅” ,點明事件發生的地點,“獨約”的 “獨”,可見作者與李令之間的不一般的關系。不著摯厚情語,而真摯的友情自見。
后一句,指出雪夜會友,原來是為了共同校讀屈原的偉大詩篇 《離騷》 。作者與李令的友誼,不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酒肉朋友,也不是相互利用的庸俗關系,而是有著共同的精神上的追求和高潔的品德情操。盡管居住在城角落的一所偏僻的茅草房里,伴著一杯薄酒,一塊山芋,但是讀著 《離騷》 ,內心則已得到了很大的滿足。詩寫到這里,便戛然而止,不再多寫一字,但其中所表達的各種感情,無不包括在內。
此詩用一種落寞的氣氛來襯托人物和心情,極其出色。寓沉郁于平淡之中,讓人玩之若淺近,索之愈深遠。當然,這不只是由于作者高超的技巧,更主要是由于他真摯深厚的感情。這首詩具有感情誠摯、語言樸素的特點。正因為它詞淺意真,不事雕琢,才特別富于魅力。
注釋
①李令: 指李希孝。作者好友。令,縣令。作者有《病起呈李縣令希孝》詩:“平生李夫子,相得懷抱廓。何當戒長須,夙駕慰寂寞。” ②蕭蕭: 形容寂靜。③城隅: 城角落。④一杯: 一杯酒。山芋: 甜薯。塊莖可供食用。校: 校書,對古書文字進行校勘考訂。《離騷》: 《楚辭》篇名,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寫的長詩。詩中抒寫作者高潔之志和受誣陷的憤懣感情,表達了對祖國的忠貞和熱烈追求理想的精神。“離騷”是遭遇憂愁之意,也有人解釋為“牢騷”。
上一篇:《竹枝詞二首·(其一)》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花非花》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