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賞析·《祭母文》(楊國器代寫)
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您——敬愛的媽媽。
公元某年某月日,春分初逝,清明在即,媽媽久病臥床,生命處于垂危之中,時至下午五時三十分,媽媽心臟停止了跳動,與世長辭,終年八十歲。
蒼天起霹靂,舉家動哭聲,誰能相信,誰能相信啊,我們的家庭——您的兒女們蒙受了如此巨大的不幸,媽媽竟然給我們留下了悲天愴地的傷痛。
哭別媽媽心欲碎,靈柩側旁灑滿淚。明天,敬愛的媽媽就要別家西行,在此啟程之前,兒×率合家孝眷人等,謹跪靈前,為您老人家舉行家祭,為您西游餞行。哀哀憶深情,憐別訴衷情。
敬愛的媽媽,您的一生是艱苦創業的一生,勤勞儉樸的一生,翻開家史哪一頁不是媽媽的汗水凝成,回首往事哪一程不記載著媽媽的豐功偉績?八十個春秋寒暑啊,你是媽媽最好的見證。
敬愛的媽媽,您是一個苦命的人,又是一個堅強剛烈的女性,人生征程萬里,您踩著荊棘人生,中年喪夫,三十八年守寡,旋即次女亡故,當年在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面前,您把傷痛窩在心底,把眼淚咽進肚里,掩埋了親人,重新挑起拉家帶口,拖兒帶女的艱苦重擔,幾十年中,您咬緊牙關,與貧困潦倒的命運抗爭。
敬愛的媽媽,此時此刻,跪在您的靈前,當年的往事,您的恩德,一樁樁、一件件均歷歷在目。媽媽是一個通達事理,尊老愛幼,恪盡孝道的慈善母親。對爺爺、奶奶您是一個孝敬的好兒媳,對爸爸您是一個賢惠的好妻子,對兒女您是一位慈祥的好媽媽,對孫輩您又是和藹可親的好祖母。爺爺、奶奶晚年正值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家處于特困時期,華夏大地,餓殍遍地,覆盆之下,焉有完卵,家家戶戶,饑寒交迫,為使爺爺、奶奶吃飽肚子,喂湯喂飯,送湯送藥。爸爸生前是公務人員,先在定西、后到楊稍,最后在瓜園任教,每月四十四元工資,四十四元工資啊,要養活一家八口人,多難悵啊,為了維護家計,媽媽,抽空打工掙錢,挖管溝鋪管道,扛棉花包,不管酷熱嚴寒,一天只掙幾毛錢啊,媽媽都從不叫苦叫累。爸爸從公,每周只能回家一天,吃吃喝喝,縫補洗刷,忙里忙外的家務活完全由母親一人承擔,以此來支持爸爸的工作,對子女孫輩,媽媽的恩德似陽光雨露,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從呱呱墜地,擦屎擦尿,懷抱襟撩,到稚童上學,穿衣吃飯,頭疼腦熱,灌水喂藥,都凝結著媽媽的心血,姐夫魚化龍,五歲喪母,失去母愛,是苦水泡大的孩子,是媽媽把慈祥的母愛給了姐夫,把他當做自己的親兒子,吃飯穿衣,幫帶外孫,無微不至。軍花剛生下后,一次因感冒抽風,給孩子看病,是媽媽冒著傾盆大雨,趟著沒膝的深水,抱著軍花往診所尋醫療病。1985年,二姐不幸去世,留下燕燕和平平兩個女兒,大的六歲,小的五歲,是媽媽,把姥姥當做娘伸出慈祥的祖母之手,將兩個外孫女,攬在懷里一直撫養成人,上了高中。2002年,妹妹樹花因病進京住院,也是媽媽將柳玉柳聰兩個外孫叫來,吃飯穿衣,關心備至……媽媽啊,是您,奉養先祖盡孝心,哺育子女拉孫孫,拉了家孫拉外孫,不辭勞苦鬢扮白,一代代育棟梁,是您,生命不息,辛勞不止。
敬愛的媽媽,半生的困境使您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好風尚,您老人家一輩子想著別人,卻從來不想自己。解放初期,為了維護家計,家中開著磨坊,給別人賣白面,自家黑面,光每天起早貪黑地淘麥,終于使您得了搐麻病,雙手彎曲難伸展,您卻全然不顧,家境困難時期,家缺隔夜糧是常事,大逢月底糧不夠吃時,您就東求西借,即使雜糧也不能果腹,十分選一做一頓齊花飯,您總是把稠的撈給子女們,自己卻清湯寡水,算一頓,有剩飯,吃一點,沒剩飯,您說:“吃飽了。”您經常空著肚子為兒女。媽媽呀!此時此刻,您的兒女子孫們跪伏在您的靈前,仰望著您的遺容,用流淚和悲傷追思您老人家的身行和教誨,心里銘刻著您老人家留給我們的光輝典范,勤勞、儉樸、忠厚、愛人,多少個雄雞報曉的春晨,多少個月光輝映的冬夜,您總是用您辛勞的汗水來換取家庭和后輩子孫們的幸福和康寧。
敬愛的媽媽,您從來都是一個識大體、顧大局并熱愛公益事業的人。您雖沒有文化,平時卻總是言傳身教,教我們擁護共產黨,熱愛新中國,時時以大局為重,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越邊境戰爭緊張,您毅然送次子柳林參軍,保衛邊防,報效祖國,當兒子在老山前線的貓兒洞駐守,時時牽掛著媽媽的心,媽媽總是徹夜不眠,時刻期盼戰事早日結束,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您無時無刻不不在打探小兒在前線的消息。兒行千里母擔憂啊! 何況是戰火紛飛的前沿陣地。1976年初,國家號召上山下鄉,你又毅然決定送兒女下鄉參加勞動鍛煉,但逢大事,媽媽從不含糊,這充分體現了一個中華民族忠厚母親,顧全大局的高風亮節。
敬愛的媽媽。您生前經常教導我們要和親睦鄰,聯系群眾,并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多年來,無論隍廟巷里外遠親近鄰,您性格溫和,平易近人,都是與大家和睦相處,從來沒和別人紅過臉,吵過嘴,無論誰家有婚喪大事,您都主動上門,勤奮代勞,無論誰來借東西,您都盡量滿足幫人,不求回報,是媽媽的一大風格,您的豁達大度給我們留下了難以泯滅的榜樣。您非常熱愛公益事業,無論家里忙閑,只要集體有事,大家有求,您都是積極參與,打掃衛生等等,把別人的困難當做自己的困難,看到別人住房困難,您首先騰出自家的空房子讓別人住,隍廟建樓,您自告奮勇義務做飯兩年之久,您的優秀品質受到了遠近親朋的肯定,您曾兩次被選為城關鎮人大代表,您走到哪里就把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好品格帶到哪里,甚至您去北京小住,也與姐夫、姐姐同樓鄰居們和諧相處,并幫助他們給他們的孩子做衣服。
敬愛的媽媽,您從十六歲進柳家門,吃盡千般苦,您像一頭老黃牛,只知耕耘,不講獲取,尊敬前輩,相夫教子,拉兒育女,施恩孫輩,您真是一個“敬祖忠賢,已達孝于祖上,治宇敦厚,且布恩在宇下”的賢妻良母。
媽媽病日,驚動了同族及眾多鄉鄰、朋友和同事,有的親臨寒舍問暖,有的在街頭巷尾探詢病情,侄男個女,更是朝朝夕夕安撫在病榻之前,我們衷心感謝諸位鄉鄰和同事好友的關心。沒治好媽媽的病,真使我們終生遺恨。
月有陰陽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媽媽深恩高云天,寸心難報三春暖;
媽媽將后家貧富,清明年節送紙錢;
媽媽的良操美德與日月同輝,媽媽的高風亮節與山河同在,
敬愛的媽媽,您安息吧!
上一篇:祭文賞析·《祭母文》(師克強)
下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墓碑·《路公諱有墓志銘》(石生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