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題西溪無相院》宋山水詩鑒賞
張先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這是一首紀游詩,詩又名《華州西溪》,是作者晚年赴陜任通判時所作。同時它也是一首言理詩。詩篇描寫山水風光,其中寄寓禪理,既不同于一般模山范水之作,又不同于“味同嚼蠟”的言理詩。所謂“涵虛上下清”,作者以高超的詩藝將心境與物境融為一體,甚是耐人尋味。
首聯及頷聯著重寫景。首聯寫西溪全景,頷聯寫西溪水上之景。“積水涵虛上下清”,從溪水寫起?!胺e水”,暗寫雨。由尾聯“已憑暫雨添秋色”句可知,此水乃雨后所積,故溪水暴漲也?!昂撋舷虑濉?,用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渾太清” 詩意,謂雨后西溪,天光水色渾然一體,充分表現其氣象?!皫准议T靜岸痕平”,以臨溪庭院作為西溪水的陪襯?!鞍逗燮健闭諔胺e水”,“靜”照應“清”。首聯二句將場景拉開,客觀鋪敘,為言理布置背景,但所謂“涵虛”、“清”、“靜”,實際上已將內心情緒隱藏其中。頷聯將造景的審視點由西溪全景移向溪面,專寫水上之景。“浮萍破處見山影”,寫水上所見,謂微風惹起,浮萍移動,可于浮萍破處得見山之倒影?!靶⊥w時聞草聲”,寫水上所聞,謂小艇夜歸,沖開水面,劃開水草,可于水草動時聞見其聲響。所見所聞均為水上極其細微的景象變化。這是動的景象,既與首聯所寫靜的景象相映成趣,又烘托出詩人靜的心境。首聯及頷聯所寫景,由遠及近,由大及小,靜中見動,姿態橫生。頸聯說禪理,由所造之景導入,十分自然?!叭牍畬m里去”,寫僧人,以俗世之塵囂,反襯無相院之清凈?!斑^橋人似鑒中行”,寫行人,謂溪水清澈如鏡,照見人影。表面上看,此聯亦寫景,即寫溪山畫圖中人物活動情景; 細加體會,二句所言理,謂此無相院正如秋雨洗刷過的溪山一樣,清凈絕塵,而人心經此陶冶,同樣也得到了凈化。但是,二句所言理,因有首聯、頷聯所造“涵虛上下清” 的溪山之景為依托,便一點也不露痕跡。至尾聯,一方面照應全篇所造之景,一方面又突然宕開,將思緒引向溪山景象之外,為讀者的再創造留下余地。“已憑暫雨添秋色”,說明詩篇所寫物境及心境都是秋雨洗刷的結果?!澳判尢J礙月生”,似節外生枝,但也與秋雨有關,因為雨后蘆葦將生長得更加迅速,所以詩人非常天真地提出一個要求,不要任憑蘆葦自由發展,免得妨礙我欣賞溪山月色。詩篇以癡語作結,具有無窮韻味。
這首詩,不僅為讀者展示了一幅雨后溪山秋色圖,而且寄寓理想,將讀者引入心與境俱寂的禪悟境界,為宋詩中難得佳作。
上一篇:韋莊《題盤豆驛水館后軒》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劉長卿《馀干旅舍》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