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題盤豆驛水館后軒》唐山水詩鑒賞
韋莊
極目晴川展畫屏,地從桃塞接蒲城。
灘頭鷺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數行天際沒,孤云一點凈中生。
馮軒盡日不回首,楚水吳山無限情。
韋端己被譽為前蜀五大詞家之一,但就唐末詩壇景況看,他的詩也是卓然成家的。這首七律,寫于他辭別越中親眷入蜀,路過盤豆驛的旅途中。語言不象他的詞作那樣秾麗哀婉,只如白描似的道出眼前所見的中原景色,并抒發了詩人行旅途中的落寞情懷及對南中親人的眷念。
第一聯先從總體落筆: “極目晴川”,中原的天空是那么晴明,地面是這樣平曠,看不透,望不盡,就如展開一架巨大的畫屏似的,跟詩人久住大江南北所習見的“楚水吳山”形成強烈的反差,因此,劈頭先寫出這深刻印象。然后再交代出地理方位: “地從桃塞接蒲城”。桃塞,即桃林塞,在河南閿鄉西面,與潼關交界?!捌殉恰?,原屬陜西同州府。盤豆城就處在河南陜西之間,東接中州,西通關中大道?!皬摹薄敖印苯淮鲈娙俗詵|而西的行蹤,仿佛可見詩人的匆匆行色。
詩人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域,小憩于官驛里的水館后軒,開窗遠眺,首先撲入眼簾的是“灘頭鷺占清波立”。原來這水館的水另有源頭,那里卓立著顧影的白鷺。一個“占”字,寫出白鷺的形單影只,也道出了詩人自己的孤獨感。而“原上人侵落照耕”,則狀寫平川上人們的農事: 他們仍在辛勤地耕作,直至融入如火的晚霞。這一聯詩,都從平視角度寫,上句寫的是靜態,用冷色調; 下句寫動態,用暖色調,相映成趣,寫出了中原夏末秋初的清新氣息,還隱隱透露出詩人異樣的驚喜: 原來晴川上也有類似江南似的明麗景色!
如果說第二聯寫的是“川”字,則第三聯就側重寫了個“晴”字。詩人改用仰視角度寫晴空所見: “去雁數行天際沒”,從有到無,雖有雁南飛而不能傳書,可見詩人內心的惆悵; “孤云一點凈中生”,從無到有,雖是寫景,也象征著詩人的孤寂,一種飄泊流離的感傷油然而生。
按律詩的章法,最后一聯歸結到自己的心緒上來?!榜T” 即憑,倚著,靠著。靠在后軒窗欞上凝望晴川的景色,竟至長時間不肯回過頭來,為什么呢? 并不是因為晴川風物有什么難解之謎,而是因為這里的清波落照與 “楚水吳山”有相類之處,晴川這種明凈之美觸發了詩人對越中親故的懷念。韋莊曾客游江南十年,弟妹散居越中諸郡。他的家眷在江南,無限艷跡風情也在江南。他的詞常提到: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等等。“無限情”三個字壓尾,余音裊裊,給人留下不盡的遐思。
上一篇: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張先《題西溪無相院》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