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新晴山月》宋山水詩鑒賞
文同
高松漏束月,落影如畫地。
徘徊愛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風池荷卷,病雨山果墜。
誰伴予苦吟,滿林啼絡緯。
宋代詩人文同不僅擅長詩文,而且擅畫,因此他的詩中往往有畫意。這首《新晴山月》首聯便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畫面。如水月光,從松枝間流瀉而下,撒了一地,松影斑駁其間,好象潑墨揮灑的一幅松影月光圖。詩人的視線顯然是由上而下的,他首先抬頭尋找中天皓月,月亮卻被密密的松枝擋住了,只有松枝間篩下束束銀輝。其“漏”字足見松高枝密,其“束”字足見月光皎潔。當詩人目光順著束束月光而下時,以畫家的眼睛,敏感地發現月光松影,濃濃淡淡如畫一般。這么誘人的夜色,如何忍心離去睡覺呢? 所以才“徘徊愛其下,夜久不能寐”。“愛其下” 是詩人主體心態的表現,因愛不忍離去,因愛不能離去,所以才久久徜徉月下松下,領略造化的無限的神功妙力。
詩人在月光松影中徘徊,已經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分了,所以稍稍有一點響動,他便會立刻感受到。“怯風池荷卷,病雨山果墜”,顯然都是由感覺而產生的聯想。“怯風”,極言風的微弱,有絲絲風意,詩人便想到荷池里田田荷葉,搖曳翻卷。林子深處傳來輕微的聲音,他便知道這是受雨水損害未成熟的果子跌落的響動。寫池荷卷、寫山果墜,都是用極輕微的聲音來襯四周的靜寂,同時點出時間是夏季。詩人極懂得“鳥鳴山更幽”的道理。于是最后寫陪伴苦苦吟詠著的詩人,還有那“滿林啼絡緯”。絡緯即絡絲娘,一種昆蟲,不斷發出 “軋織軋織”的叫聲。寫絡絲娘的叫聲,還是為了突出靜寂感,“軋織”之外更無聲息,于是近乎于一種清絕的意境便出現了。
這首詩中有光、有影、有聲響,詩人寫來思致明晰,情趣盎然,表現了他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懷,以及對于自然美的獨特的敏銳的感受。
上一篇:黃景仁《新安灘》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趙執信《昭陽湖行書所見》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