偰遜《山雨》明山水詩鑒賞
偰遜
一夜山中雨,林端風怒號。
不知溪水長,只覺釣船高。
這是一首純乎天籟的絕句。古人寫雨景的詩比比皆是,偰遜的《山雨》以其樸實無華的語言、新穎巧妙的構思,受到人們贊賞。
“一夜山中雨”,開端即點題,指出 “山雨”,用 “一夜” 說明山雨歷時之長。除這第一句出現(xiàn)“雨”字外,其余三句詩皆無“雨”字,然而“雨”字乃此詩之魂,筆筆寫雨,處處寫雨。
“林端風怒號”,寫疾風在山林梢頭呼嘯著、翻卷著。這是從風雨并作的聯(lián)系上,側面渲染山雨之大。似乎只是寫風,實則風助雨威,將山風怒號、山雨綿綿的雄渾場景,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三、四兩句尤為絕妙。本來,山雨既大又久,一夜之后溪水必漲。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未作溪水如何漲的正面描寫,而是從水漲船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中,以 “釣船” 位高,顯示 “溪水” 已漲(長,讀zhàng,水增長貌)。別開生面,又含情入理。古人詠雨詩為突現(xiàn)雨大,往往借水(江、湖、溪等)來烘托。如魏阮瑀《苦雨》云: “苦雨滋玄冬,引日彌且長。……登臺望江沔,陽侯沛洋洋。” 晉傅玄《雨詩》云: “霖雨如倒井,黃潦起洪波。湍流激墻隅,門庭若決河。”兩首詩都以洪波涌起(前者“陽侯沛洋洋”。陽侯,波神。后者“黃潦起洪波”)表現(xiàn)雨久、雨大,未免平直乏味。比較起來,《山雨》的處理可稱得上戛戛獨造,后來居上。
全詩不用典故,亦無華美詞藻,僅用二十字,便將一場山雨的猛烈態(tài)勢和詩人在一夜山雨過后的獨特感受,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來了,令人“驟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誦之而得雋永之趣” (沈德潛《說詩晬語》)。三、四句用欲進先退的“加一倍”寫法,為此詩增添了光彩。欲說“溪水長”,卻道“不知”,先頓挫一筆蓄勢,然后用“只覺釣船高”收束,雖未言“溪水長”,卻加倍強調(diào)了 “溪水長”,取得了平鋪直敘所無法比擬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錢儀吉《山行》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王佐《幽景塘》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