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春《大明湖》明山水詩鑒賞
王象春
萬派千波競一門,岡巒回合紫云屯。
蓮花水底危城出,略似鏤金翡翠盆。
這首詩描寫的是大明湖的美麗景色。大明湖位于濟南城北,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處泉水匯合而成,其名最早見于酈道元《水經(jīng)注》。《明一統(tǒng)志》記: “大明湖占府城三分之一,瀰漫無際,遙望華不注峰如在水中,蓋歷城(今濟南市)絕勝處也。”
詩的首句著重寫湖面的景色。“門”,是指北水門。大明湖水皆由北水門入小清河,然后流入渤海,因此大明湖碧波萬頃,看來萬派千波好象皆向北水門涌去似的。詩人用 “競一門”寫出了湖面的遼闊和波動浪涌的壯闊景象。第二句當(dāng)為大明湖周圍山巒的景色。歷城東北是華不注山,岡巒疊嶂,山頭云氣聚集,遠遠望去,華不注峰猶如在水中一般。詩的三、四句轉(zhuǎn)寫湖畔的景物。大明湖畔建筑林立,亭臺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地環(huán)繞湖邊,但是詩人并未直接描寫他環(huán)視湖畔所見,而是通過一極巧妙的比喻,從湖水中倒映的景物,寫出大明湖綺麗動人的風(fēng)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劉風(fēng)浩),大明湖的荷花是有名的,紅色、白色的蓮花在碧綠的湖水映襯下顯得分外嬌艷,作者寫出倒映在這碧波、蓮花間的樓閣,就好象裝在一只鏤金的翡翠盆中一般,玲瓏剔透,明麗可愛。“蓮花水底危城出”的“出”字,不僅使人感到樓之高、水之深,而且也感到了湖水的波動和蕩漾,因此翡翠盆里的景物就不是靜止的了,而是充滿了活力和生氣。或許這正是詩人登樓憑欄俯看水面時所見到的奇景。
如果說詩的前半首描寫的是大明湖水光山色的宏觀景象,那么詩的后半首則刻畫了精美的微觀景致,詩雖短小,然而景物的描寫遠近結(jié)合,錯落有致,最后以美妙的比喻收結(jié),將大明湖最有特征的景色熔鑄于一篇之中,給人以生動新鮮的印象,避免了浮泛俗濫之病。
上一篇:溫庭筠《處士盧岵山居》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黃子云《大洋》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