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孔文卿《地藏王證東窗事犯》原文與翻譯、賞析
【混江龍】 想挾人捉將,相持廝殺數千場; 則落得披枷帶鎖,枉了俺展土開疆。信著個挾天子令諸侯紫綬臣,待損俺守邊塞破敵軍鐵衣郎!俺與你掃除妖氣,洗蕩妖氛,不能夠名標簿上。刬地屈問廳前,想兒曹歹謀帝王前,不由英雄淚滴枷梢上。想著俺掌帥府將軍一令,到不出的坐都堂約法三章!
《東窗事犯》 寫北宋名將岳飛被奸相秦檜陷害至死,死后冤魂托夢,最終奸臣被懲的一段故事。據傳,秦檜謀殺岳飛,曾事先與其妻在東窗下密謀過,故而稱這次謀殺案為 “東窗事犯”。本劇中一些曲子至今仍在昆劇中演唱,稱為 《掃秦》。這里所選的第一折【混江龍】 曲寫出了岳飛忠義而見疑,功高而被謗的憤懣以及世事不公、壯志難酬的悲哀。
岳飛是宋代名將,以 “精忠報國” 著稱于世,智勇雙全,愛國愛民,治軍有方,天下無敵。敵人畏之云: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可以想見岳飛的凜凜正氣與蓋世神威。岳飛成為千古忠臣良將的代表,得到了當時以至后世人們的尊崇和敬仰。然而功高蓋世的岳飛最終卻蒙冤被讒,慘死獄中,又激起了千古人們的憤慨不平。
【混江龍】 一曲質樸而深沉,剛正而悲憤,渾樸無華而個性化,在岳飛忠貞受屈、身陷縲紲的困惑、憤慨、悲哀中,也顯示出了岳飛耿直威猛、樸厚赤誠的性格特征與英雄本色。
“想挾人捉將,相持廝殺數千場”,簡潔樸素,不事渲染; 不像文人出塞詩那樣壯麗奇美,卻強有力地烘托出一位沙場宿將剛勁威猛的老辣氣勢,威風豪情,溢于言外。然而“則落得披枷戴鎖”,這其中的困惑就見于言表了: 世事是何等的荒唐!明察的老將隨即從困惑轉入了憤慨: “信著個挾天子令諸侯紫綬臣,待損俺守邊塞破敵軍鐵衣郎!” 岳飛的憤怒不止是向著讒佞害賢的奸相,而且是向著那愚暗誤國的皇帝。他責問皇帝倒行逆施,愚昧不明。岳飛的悲憤之中,依然正氣逼人,渾厚質樸中不失剛正本色,真切傳神。面對無端的迫害,岳飛痛感抑郁冤屈,“俺與你掃除妖氣,洗蕩妖氛,不能夠名標簿上。” 他忠于君主,建樹奇功,利國救民,卻不得獎賞反被酷責,深冤巨痛,無處聲訴,岳飛心中的痛楚悲哀,也就愈加地沉重,愈加地深切,愈加地難耐; 它烘托出的這世情,這氛圍,也就愈加地黑暗,愈加地壓抑……。
“兒曹歹謀帝王前”,“英雄淚滴枷梢上”,集中地強烈地反映了整個封建時代忠臣的慘痛。千百年中人們求得為官作宦,而做官做到當朝大臣,也不過是皇帝腳下匍匐效力的走狗而已,沒有獨立人格可言,更不要說平等、人權。古人早就以 “走狗” 來比喻賢臣名將,“狡兔死,走狗烹”,功高壓眾,忠誠可鑒的圣賢之具、將帥之才,也不過是任人驅使,任人宰割。“淚滴枷梢” 的慘痛,是一個漫長的時代無數人的慘痛,也會喚起無數人慘痛的記憶和思考,引起人們長久的共鳴。
岳飛以他的忠正、剛勇、耿直、質樸的形象贏得了人們的敬愛; 《東窗事犯》中岳飛的藝術形象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理解、愛戴與同情,被人們傳頌不已。人們同情、歌頌岳飛,痛罵、詛咒秦檜,實際上表達的是人們對千古忠奸的判斷,表達了深入人心的傳統的人格理想與社會理想。《東窗事犯》 的 【混江龍】 也因之成為后世傳誦的不絕之唱。
上一篇:《呂洞賓三度城南柳》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天書記·探報》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