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寫華清宮的詩有五排 《華清宮三十韻》 一首、七絕 《華清宮》 一首、《過華清宮絕句》 三首。這一首流傳最廣。關于唐明皇與楊貴妃荒淫誤國,杜甫以來的不少詩人已作過充分反映。此詩也表現這一主題,卻選取了新鮮角度,收到了獨特效果。楊貴妃喜吃鮮荔枝,唐明皇命蜀中、南海并獻。驛騎傳送,六,七日間飛馳數千里,送到長安,色味未變。此詩即從此處切入,以 “一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為中心組織全詩,構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
首句 “長安回望” 四字極重要。解此詩者或避而不談,或說作者已 “過”華清而進入長安,又回頭遙望。其實,這是從“一騎”方面設想的。長安是當時的京城,明皇應在京城日理萬機,妃子自應留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 這就出現了 “長安回望繡成堆” 的鏡頭。唐明皇時,驪山遍植花木如錦繡,故稱繡嶺。用 “繡成堆” 寫 “一騎” 遙望中的驪山總貌,很傳神。次句承“繡成堆” 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筑群。這時候,“一騎” 已近驪山,望見 “山頂千門次第開”; 山上人也早已望見 “紅塵” 飛揚,“一騎” 將到,因而將 “山頂千門” 次第打開。緊接著,便出現了“一騎紅塵妃子笑” 的戲劇性場景。一方面,是以卷起 “紅塵” 的高速日夜奔馳,送來荔枝的 “一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一笑,樂不可支。兩相對照,蘊涵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前三句詩根本未提荔枝,如果像前面分析的那樣句句講荔枝,那就太平淡了。讀前三句,壓根兒不知道為什么要從長安回望驪山,不知道 “山頂門” 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開,更不知道 “一騎紅塵” 是干什么的、“妃子” 為什么要 “笑”,給讀者留下了一連串懸念。最后一句,應該是解釋懸念了,可又出人意外地用了一個否定句: “無人知是荔枝來。” 的確,卷風揚塵,“一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一重重為他敞開,誰都會認為那是飛送關于軍國大事的緊急情報,怎能設想那是為貴妃送荔枝! “無人知” 三字畫龍點睛,蘊含深廣,把全詩的思想境界提升到驚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臺也在驪山頂上。作者讓楊貴妃在驪山 “山頂” 望見“一騎紅塵”,并且特意用 “妃子笑” 三字,是有意使讀者產生聯想,想起 “褒姒一笑傾周” 的歷史教訓的。
上一篇:戴叔倫《過三閭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元稹《連昌宮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