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汴河懷古(二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這首懷古詩,以運河為題,批判了隋煬帝開拓運河的主觀動機,同時也實事求是地點出了運河在客觀上所起的作用。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二句意謂,人們都在指責隋煬帝勞民傷財開辟這條運河,以至使隋朝滅亡;可如今這條運河千里相連,波波相接,成為南北水上交通的要道。這里詩人用“盡道”二字引題,直寫人們指責隋滅亡是“為此河”。二句用“賴通波”,接寫隋煬帝“為此河”之“功”。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時間之長;用“千里”二字以概括因運河所受益的地域之廣。而一個“賴”字,則表明其為國計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帶贊許的意味。這樣,此聯首句先擺出眾人的觀點,然后進行反駁,一反眾口一辭的論調,使人耳目為之一新。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二句意謂,如果隋煬帝不搞那些水殿龍舟、追求個人享樂的話,他開這條運河與治水的大禹功績可以相提并論了。眾所周知,當年運河竣工后,隋煬帝率眾20萬出游,自己乘坐高達四層的龍舟,還有高三層、稱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雜船不計其數。船只相連長達三百余里,僅挽大船的人近萬數,均著彩服,水陸照耀,其奢侈糜費實為罕聞。“水殿龍舟事”一句即指此而言。詩人對隋煬帝的憎惡是明顯的,但卻并未直接議論。第四句卻石破驚天般地突然舉出大禹治水的業績來相比,甚至用反詰句式來強調隋煬帝的功績。這里詩人雖然用了翻案法,敢把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同躬身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相比,但由于有“若無水殿龍舟事”這一限制前提,這樣,這一翻案,實際上只為大運河洗刷了不實的“罪名”,而隋煬帝的罪反倒更加坐實了。這種欲奪故予之法,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共禹論功”一抬,“不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壓在“水殿龍舟”上面,對隋煬帝的批判就更為嚴正,斥責更為強烈。
上一篇:李群玉《漢陽太白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益《汴河曲》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