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逢楊開府》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韋應物
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身作里中橫,家藏亡命兒。
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癡。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
兩府始收跡,南宮謬見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撫煢嫠。
忽逢楊開府,論舊涕俱垂。坐客何由識,惟有故人知。
這首詩是因為遇到了一位知道他少年時情況的老朋友,因而感念當年的浪漫生活而寫的。這位老朋友姓楊,沒有記下他的名字。開府是官名“開府儀同三司”的簡稱,等級是從一品。但只是文職散官的虛銜,并非真正做過從一品的職事官。
這首詩的結構篇法,仍是四句一絕。前面三絕總敘自己:年少時服事明皇,倚仗皇帝的恩私,成為一個無賴子弟。本人是里巷中橫行不法的人,家里窩藏的都是些亡命之徒。早晨就捧著賭具和人家賭博,夜里還去和東鄰的姑娘偷情。司隸校尉看見我,不敢逮捕,因為我天天在皇帝的白玉階前站班。驪山上的風雪之夜,侍衛皇帝在長楊宮打獵的時候,我是一個字都不識,只會飲酒放浪的青年。我頑鈍和癡呆,什么也不懂得。唐代詩人常用漢武帝來指玄宗,故稱武皇帝。橫字讀去聲,是蠻橫不法的人。樗蒲是一種賭博。局是一塊木板,例如棋盤也可以稱為棋局。長楊宮是漢武帝狩獵的地方,這里是借用。司隸校尉相等于首都公安局長。
以下二絕說自從玄宗皇帝死后,失去了靠山,落魄得被人欺侮;再要改行讀書,這件事已經太晚了,只好抓起筆來學做詩。做詩有了些成就,居然被兩府所收留,也被南宮官所推許,選拔我去任文官。但是,畢竟我的才干不夠,京朝中不能容留我,把我派出去做安撫孤兒寡婦的地方官。“兩府”大約是指吏部和兵部,“南宮”指中書舍人。韋應物作衛士時是武職,屬于兵部。衛士應選的資格是六品以下的子孫,年在18歲以下,做衛士滿十年,就可以簡試。文理高超者送吏部,授以文職。中書舍人是掌管文武官員考績的最高官員。韋應物由武職轉為文職后,其歷官是洛陽丞、京兆府功曹、樗縣令、櫟陽令、禮部員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蘇州刺史。丞與功曹,都是輔佐官,不是長官。縣令和刺史,才有撫育百姓的職責。漢人以出京去做太守為“出守”。唐人也沿用這個名詞,以出去做刺史為“出守”。
最后一絕是結束語。大概是在一個宴會上遇到楊開府,彼此談起舊事,不勝感慨。滿座的客人都不會知道這些事,現在能知道的只有老朋友了。
這首詩是韋應物的自傳,他對自己少年時期的浪漫生活,非但并不后悔,反而不勝留戀,因此描寫得非常生動,詩的風格很有李白的氣息。
上一篇:岑參《逢入京使》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盧綸《逢病軍人》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