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干旄》原文與賞析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絲組之, 良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這是一首情詩。詩分三章,每章六句,以詠其事。
首章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這四句是說,旄旗高高車后插,乘車來到浚邑城郊下。車上四周掛車幃,四匹駿馬把車駕。車子的華貴,儼然是一個貴公子的派頭。“彼姝者子,何以畀之?”這兩句是說,那美麗的姑娘啊,我將拿什么去送她。這看來是貴公子的心理活動。
二章中的 (yu魚),古代的一種旗,上面畫有鳥隼(兇猛的鳥)的圖案。組,和下章的祝,與首章的紕,義同。予,給予,也是送的意思。
三章中的城,下邑,即大城遠郊的小城。告,告訴,用什么話向她講。
詩三章,每章前四句均極寫車馬之盛,從車馬之盛可想見攜帶禮品之豐厚,但他仍不時地產生疑慮,送她什么是好呢,見面時我如何向她說是好呢?這種疑慮和擔心,是情人乍一相晤時所常有的。他唯恐不能滿足情人的心意,使相會不歡而散,掃興而歸。從“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的驅馬急馳中,又可想見他與情人相會的急切心情。而這些敘寫都寓于敘事之中,意在言外,因而含蓄蘊藉就成了本詩的一大特色。
上一篇:《秦漢民歌·城中謠》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并州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