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晚望
賈 島①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注釋】
①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治所在今河北涿州)人。初落拓為僧,名無本,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曾任長江主簿,世稱賈長江。官終普州司倉參軍。其詩喜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律見長,注重詞句錘煉,刻苦求工,“推敲”的典故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葉頗有影響。
【詩本事】
賈島長安應舉落第,與從弟釋無可寄居長安西南圭峰草堂寺。這首詩大約寫于此時。賈島少年為僧,后雖還俗,但屢試不第,仕途偃蹇,故詩境幽冷。
【賞評】
這首詩緊緊圍繞著雪、晴、晚鋪展開來,以望來移步換景,繪成了一幅雪后初霽晚歸圖。
薄暮時分,雨雪初霽,殘陽西照,詩人倚杖出行,極目遠望,只見滿山遍野銀裝素裹,溪流之上漂浮的云在晚照之下竟層層疊疊似有萬重之多。在皚皚白雪覆蓋的蜿蜒山路上,打柴的人慢慢地回到被雪染白的茅屋。此時,一輪寒日也漸漸地落到危峰之下。遠處的山岡上,枯草在野火中燃燒,山谷漸漸升起的煙靄在落滿雪的蒼松之中若有若無地飄蕩著。黃昏時分,打柴的人回家,寒日回谷,詩人也要回到山寺之中去了,行走間耳邊傳來了清越的寺鐘之聲。
賈島曾在年少時出家為僧,后經韓愈勸說還俗應試中了進士,之后仕途多舛。詩人在雪晴晚望中似有所悟,曾經心向釋門,古燈青佛;后又還俗,在名利欲望編織的塵網之中苦苦掙扎。世間一切都有各自的歸所,我的歸所又何在呢?這或許就是這首詩留給每一個人思考的問題吧。
上一篇:《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題義公禪房》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