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落齒》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韓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余存皆動搖,盡落應始止。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
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每一將落時,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終焉舍我落,意與崩山比。
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余存二十余,次第知落矣。
倘常歲一落,自足支兩紀;如其落并空,與漸亦同指。
人言齒之落,壽命理難恃,我言生有涯,長短俱死爾。
人言齒之豁,左右驚諦視,我言莊周云:木雁各有喜。
語訛默固好,嚼廢軟還美,因歌遂成詩,持用詫妻子。
《落齒》詩是“以文為詩”的一個典型。
這首詩完全不用一般人所熟習的詩的修辭。除了押韻和五言句這兩個詩的特征外,可以說全是散文的表現法。詩的頭四句寫牙齒一個又一個脫落的情況。五六句敘述已習慣落齒的心態,又落了一個,和上一個差不多,現在還留余二十多個,也有了思想準備,知道它們會得一個一個地落掉。如果經常是每年落一個,那么還可以支持20年。如果一下子全部落光,那么,和慢慢地落也是一樣。第七絕說:有人說,牙齒在掉了,看來生命也靠不住了。我說:人生總有一個盡頭,壽長壽短,同樣得死。第八絕說:有人說:牙齒落空了,左右的人看了也會吃驚。我說:莊子有山木和鳴雁的比喻,山木因不中用,故得盡其天年;雁因為能鳴,故得免于被殺,要知有才與無才,各有好處。我的牙齒落光了,說不定也是喜事。第九絕說:落了牙齒,說話多誤,那么就經常緘默也好。沒有牙齒,不能咬嚼,那么就專吃軟的東西,也同樣味美。最后兩句是結束:因為歌詠落齒,就寫成了這首詩,用它來給老妻和孩子們讀讀,讓他們驚笑。
全詩只用了一個《莊子·山木篇》里的典故,此外沒有必須注釋才能懂的辭句,我們演譯為散文,宛然是一篇很有趣味的小品文。作者不因落齒而消沉,對人生的態度,仍然是積極的。
這樣的題材,這樣的表現方法,在初、盛唐詩中,確是不曾有過。因此,韓愈的詩和文,在同時代人的心目中,都被認為是一種怪誕的文學。他的門人李漢在《昌黎先生集》的序文中說: “時人始而驚,中而笑且排。”始而驚訝,繼而譏笑,最后便大施攻擊。但韓愈并不動搖,他堅守他的原則:第一,不用陳辭濫調(“惟陳言之務去”)。第二,有獨創的風格(“能自樹立”)。他說:“若皆與世浮沉,不自樹立,雖不為當時所怪,亦必無后世之傳也。” (《答劉正夫書》)用今天的話來說,他的創作是為將來的。
韓愈所倡導的古文運動,是在復古的口號下實現革新的目的,所以他的第一個原則是“師古”,要向古圣賢人學習。學習些什么呢?他說:要學習古人的意,而不是學習古人的文辭。(“師其意,不師其辭。”)什么是古人之意呢?就是“務去陳言”和“能自樹立”。他的一部分詩,雖然當時人以為怪,其實還是遠遠地繼承了漢魏五言詩的傳統。
上一篇:韓愈《落花》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裴潾《裴給事宅白牡丹》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