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無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商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李商隱的無題,以七律為主要形式,而這首卻別具一格,語言明朗通俗,富于民歌風味,而不是那種詞句華美、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語言。
起首兩句只描寫環境,在景物描寫中隱含著人物的感情活動:在櫻花盛開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邊傳出熱烈、歡快的管弦之聲。“哀箏隨急管”透露出聽者對音樂的那種撩撥心弦的力量的特殊感受,人物的情緒融入那管弦聲之中了。
三、四兩句寫“東家老女”婚嫁失時,自傷遲暮。春天是撩撥人春思的季節,大地回春,萬物欣欣向榮,芳草萋萋。白日當天,東家老女仍未出嫁,麗日當空,春光將暮,不用任何說明,讀者自能想見容華絕世而婚嫁失時的東家老女面對這幅圖景時那種觸目驚心的遲暮之感。春的景致與人的失意成一對比。馮浩說第四句是“神來奇句”,可能正是感到了它的這種奇妙的比興作用。
五、六兩句寫另外一個人物:歷史上的溧陽公主是梁簡文帝的女兒,嫁侯景,為景所寵。這里借為貴家女子代稱??纯慈思疑倌甑靡?,夫婦同游,而我卻形單影只,獨自傷春,顯示了兩種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們截然相反的境遇,女主人公孤寂落寞的心情躍然紙上。
最末兩句寫東家老女歸來后的情景。暮春三月、芳華將逝的景色,絲管競逐、賞心樂事的場面。貴家女子得意美滿的生活,益發觸動她的身世孤孑之感;輾轉反側,難以成寐,已是五更,一片寂寞,只有梁間的燕子聽到女主人公一聲聲的嘆息。長夜難耐,有多少痛苦的追憶、焦急的思慮和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感慨!
詩的前四句寓遲暮不遇之嘆,五、六句以逢時得志者相形,末二句恐知己之終無其人。以美女的無媒難嫁,寓才士的不遇感嘆,屢見于歷代詩家的篇什。在這首詩中設置了一個對襯的“溧陽公主”,在鮮明的對比中更加突出寒士的落拓不遇和貴顯子弟的仕宦得意而已,清薛雪說: “此是一副不遇血淚,雙手掬出,何嘗是艷作” (《一瓢詩話》),可謂知言。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商隱《無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