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蘇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①黯,形容心情憂郁。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 ②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羈旅之思。
全詞體現作者低徊婉轉、沉雄清剛、情感深沉渾厚的風格。此詞抒寫鄉思旅愁,相思之恨,讀之令人黯然銷魂,尤見深摯。
上片“碧云天,黃葉地”二句上下輝映,寫出了秋日的天高氣爽,渲染了澄碧的秋色,碧云、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暮時分的秋景。“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這句從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中化出,抒情更加含蓄化。
下片“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明月樓高”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發出“休獨倚”之嘆。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于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詞人從“酒”聯想到“淚”,并通過“愁腸”將二者做巧妙轉化,構思新穎別致。這種“相思淚”中,一位佳人的倩影呼之欲出。
詞人由上而下、由小到大、由近及遠,寫出一派俊爽空靈的境界,格調綿麗細密,通篇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并以豐富的聯想烘托離愁別況,有時化用前人詩句卻不露痕跡,是宋人寫別情的名篇。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二歲而孤,母親改嫁朱氏,從其姓。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進士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次年復范姓。仁宗朝以龍圖閣直學士與韓琦并為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帶兵同拒西夏,保證了國家西北邊疆的安寧。慶歷三年(1043)又與韓琦同時被召回朝廷,拜樞密副使,改任參知政事。范仲淹因此提出過許多改革政治的措施,主持了著名的“慶歷新政”變革。后迅即被守舊派排斥出朝廷,歷任各地方官。卒于徐州,謚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全宋詞》錄其詞五首,有《蘇幕遮·碧云天》《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
●蘇幕遮:唐玄宗時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后用為詞調。曲辭原為七言絕句體(如張說的《蘇摩遮》五首),以配合《渾脫舞》。《新唐書·宋務光傳》載呂元泰上唐中宗書曰:“比見坊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為《蘇莫遮》。”可見此曲流傳中國尚在唐玄宗之前。后衍為長短句。敦煌曲子詞中有《蘇莫遮》,雙調六十二字,宋人即沿用此體。
●范仲淹是北宋最為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兼通文武,這在當時文人士大夫中極為罕見。尤其是范仲淹以名節自勵,倡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成為宋代士大夫精神風貌的一種新寫照。他不辭艱險困苦,在西北邊地抵御西夏入侵先后達四年之久,就是他這種“先憂后樂”精神的具體體現。因此,范仲淹就對邊地生活有了親身體驗與真實感受,他治軍也很有成效,當地民謠說:“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下面這首詞與上詞的柔婉清剛風格十分相近,而且內容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值得對比品評。
御街行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著一片柔情。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蘇幕遮》寫秋日傍晚和月夜的景色,而此詞純寫秋夜的景象,描摹秋聲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也是別具一格。一葉落知天下秋,寫“紛紛墜葉”,主要是訴諸聽覺,借耳朵所聽到的沙沙聲響,感知到葉墜香階的。“寒聲碎”這個“寒”字極妙,既是秋寒節候的感受,又是孤寒處境的感受,兼寫物境與心境。“真珠簾卷玉樓空”,寫玉樓之上,將珠簾高高卷起,環視天宇,顯得奔放。“天淡銀河垂地”,評點家視為佳句,皆因這六個字勾畫出秋夜空曠的天宇,實不減杜甫“星垂平野闊”之氣勢。千里共明月,最易惹相思。“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寫的也是這種意境,其聲情頓挫,骨力遒勁。下片以一個“愁”字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挑燈倚枕的愁態,攢眉揪心的愁容。《蘇幕遮》中有“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里是“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比起入腸化淚,又添一折,又進一層,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這兩首詞都有“酒”的意象,酒在唐詩宋詞中多用來抒寫憂愁、豪放,可縱情,可忘情,可寄情。以酒消憂,但事實往往是“舉杯消愁愁更愁”“醉不成歡慘將別”。于是,酒到酣處人寂寞,酒香飄處別情濃,作者將愁悶之情巧妙的化入了醇香的美酒中。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上一篇:宋詞《祝英臺令·辛棄疾》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菩薩蠻·郭應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