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安瀾自有因,河干臨幸至于頻②。白首常思善后策③,青疇每念力農心。移風實賴封疆吏,化俗無勞專事臣。吳越山川猶在目,雖忘多景不忘民。
注釋 ①此詩約作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此時作者年已花甲,體弱多病,念及身后,不禁百感交集。②廿年二句:指玄燁六次南巡中視察河工之事。從第一次南巡到最后一次,其經23年,此取其整數。河干:河畔。③白首句: 此時玄燁已經61歲,故常想到身后之事。許多問題困擾著他,最令他苦悶的是建儲一事。原太子胤礽已兩立兩廢,終無結局。
廿年安瀾自有因,河干臨幸至于頻②。白首常思善后策③,青疇每念力農心。移風實賴封疆吏,化俗無勞專事臣。吳越山川猶在目,雖忘多景不忘民。
注釋 ①此詩約作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此時作者年已花甲,體弱多病,念及身后,不禁百感交集。②廿年二句:指玄燁六次南巡中視察河工之事。從第一次南巡到最后一次,其經23年,此取其整數。河干:河畔。③白首句: 此時玄燁已經61歲,故常想到身后之事。許多問題困擾著他,最令他苦悶的是建儲一事。原太子胤礽已兩立兩廢,終無結局。
上一篇:載淳《歌風臺》
下一篇:崇恩《清明微雨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