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竹枝詞》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白居易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暗鳥一時啼。
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在忠州(治所在今重慶市忠縣)刺史任上寫了四首《竹枝詞》,內容都是寫他聽唱巴蜀一帶民歌《竹枝詞》的情景和感受。四首的基調都很凄苦,表達了作者當時抑郁寡歡與感傷的情緒,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開首兩句詩人描繪了一幅殘夜凄清的景致。夜色迷蒙,瞿塘峽影崢嶸而立,江面煙霧低垂;而白帝城上一輪慘白的月亮正向西斜去。在暗淡夜色中,一輪彎月鑲嵌其間,給人以一種壓抑感。時間已經是下半夜而詩人卻不眠。為下面二句描述歌聲的凄苦悲切作了很好的鋪墊。
這兩句由上文的寂靜無聲轉而描述所聽到的歌聲。夜色本就凄涼幽暗,再聞此凄苦悲涼的歌聲,竟讓“寒猿暗鳥”都受到感染,聞之而悲鳴。夜色凄幽,本已黯然,再添愁苦之音,更添一層悲苦。值得回味的是,本來聞《竹枝》而悲苦的是詩人,但詩人卻不這樣說,反說是歌聲使得山中的寒猿和林間的暗鳥為之悲啼。這是更深一層的寫法,不僅顯得含蓄,而且也營造了當時周圍的環境氣氛。
總之,這首詩歌表面上是寫景,但從一個側面則展示了詩人在當時特定環境下的心境,自己的情感蘊含在詩歌的畫面之中。詩歌的語言精煉而富有表現力。《唐宋詩醇》評曰: “聲韻悠揚,最合竹枝之體。”
上一篇:李白《玉階怨》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竹枝詞二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