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致呵利·三百詠(節選)》中外哲理詩賞析
4能識者滿懷妒意,
有權者驕氣凌人,
其他人不能賞識,
好詩句老死內心。
82女郎的調笑本是天性,
卻閃耀在愚人的心間;
正如蓮花顏色出自然,
偏有蠢笨的蜜蜂飛來盤旋。
91沒有甘露和毒藥,
如若不算女姣娥;
愛戀時她是甘露枝,
離棄時她是毒藤蘿。
177我們以樹皮衣滿足,你卻以財富,
滿足是一樣,突出處是并不突出;
只有欲望無窮者才算是窮苦,
內心滿足的人中,誰窮,誰富?
200人壽不過百年,夜已占去一半,
另一半中的一半屬于兒時和老境,
余人有疾病離別愁苦,在侍候人中度一生
這水波一般短促的生命哪有歡情?
《三百詠》又稱《三百妙語集》,是四行格律詩,實際近于格言詩。題材甚為廣泛,不少也是描寫自然景色、女性、愛情的,但重不在情而在意,都是人生經驗之總結,并多為憤憤不平之詞。第4首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失意心態的表述。詩的首句就點明懷才不遇的憤慨之情。有識而不被用, 自然感到不平而妒恨世道之不公,對“有權者驕氣凌人”更是痛恨。而一般平庸之輩自不值得“賞識”,只好讓“好詩句老死內心”。滿腹牢騷,卻是人世真情的寫照。82首講的是愛自然美與邪欲的區別,女性美是自然的,人們追求女性美也是正常的,但在“愚人的心間”引起的卻是邪欲,正如蓮花與蜜蜂的關系一樣,蓮花無意,蜜蜂有心。這里涉及到詩人對“艷情”和“離欲”的觀念問題,詩人在《三百詠》中多次表明, “艷情”乃自然現象,但它要與“正道”相聯。 “艷情”如與正道相背,則需“離欲”,否則就失之為邪惡。詩人提倡正當的愛情反對不正當的淫亂,也是針對現實中的邪惡而發的。第91首是詩人直言不諱反對女性水性楊花和愛之不潔的詩。他毫不客氣的把女性不純潔的愛比做甘露和毒藥,愛你時甜言蜜語,如甘露潤心田。不愛你時又似毒藤纏身,置人于死地。世上純真的女性純真的愛的確不少,但狠毒的淫婦也是客觀存在,詩人所言,不可不信!蕩婦不可不防!第177首哲理味更濃。講的是知足者常樂。知足有多重含義。從消極方面看,知足是不求進取的表現,不足為訓。從積極方面看,它遏制欲望無限制的膨漲,不失為人生之正途。從第三句詩看,詩取的是積極方面的意義。第200首是窮苦人對一生辛勞沒有歡樂的哀嘆,意不在人生幾何,何不及時行樂,而在人生短暫已是苦,而在“侍候人中度一生”就更苦了,是為窮苦人民鳴不平的。總之,《三百詠》站在窮苦人民立場,抨擊社會之不公,人心之丑惡,有其積極意義。語言樸素,言簡而意深,所以它是印度歷來學習梵語的范本。
上一篇:《呂克特·三對和一張》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孫靜軒·不要成熟》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