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此詩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遇赦從江陵還至岳陽后于秋天所作。夏十二,李白之友,排行十二,其名字與生年均不詳。
此詩首聯即題展墨:登上這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的岳陽樓,俯瞰天岳山南面一帶,山林城市無限美好的風光都盡收眼底;遙瞻洞庭湖水,浩浩蕩蕩流向那一望無際的遠方。騁目敞懷,令人心胸開闊,神思悠暢。巴陵山即天岳山。川迥,指江水流向寬闊的遠方。
李白本來無辜,卻橫遭肅宗罪謫,其在系獄與流放途中痛苦、憤懣,是難以抑制的,所以目下得以赦歸,登臨覽勝,其心境的歡欣激動自是油然而生,溢于言表。頷聯及其以下,正是詩人這種心境的生動寫照。三、四句寫臨眺時以觀察景致狀主體心緒,達到主客兩境詩化諧調的妙致:列隊南飛的大雁啊,善良地體察人們的心意,把往日抑塞于人們心頭的愁緒引帶到遠方去;蓊然吐翠的青山啊,友好地關懷人們的處境,著意從山口吐出一輪晶瑩明月陪伴人們共度良宵。而今,詩人巧妙地將無感覺無思緒的自然界人格化、人情化、靈動化,讓雁兒、山嶺、月亮都與詩人互通人性、歡心共鳴,在優美的風景畫中,流蕩著歡樂的音響節奏,活躍著詩人與大雁、山峰、月影們親切談敘、攜手共舞的溫馨氣氳。這詩化意境寫得何等清舒流暢,天工自然,而又多么地引人入勝,增人豪興!頸聯既言岳陽樓之高峻壯偉,更顯詩人之氣度不凡。句意為:我們(詩人與夏十二)在聳入云間的岳陽樓停宿休憩,傳杯飲酒于高遠藍天。大有“人生得意”暢“開心顏”的豪情激韻。《后漢書·徐穉傳》:陳蕃任豫章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為徐穉特設一榻。穉去即懸之,穉來則下之。后世因稱賓客寄居曰下榻。這里李白隱然以才德并高因而受人敬重的徐穉自比。行杯,傳杯而飲。寄情詩酒正是李白的本色。尾聯,繼前面的飲酒觀景暢敘友情而生發為酒醉以后翩躚起舞,習習涼風吹拂舞袖的新意境。讀者不難想象:在山風輕漾、月光如水的高樓上,人景婆娑,酒香四溢;我們的抒情主人公正樂也陶陶,忘乎世間的寵辱與褒貶……回蕩擺動。
本詩把李白執著人生、追求自由、熱愛河山、崇尚豪壯的超然氣概和飛騰想象、奇妙夸張的浪漫主義特征,神采飛揚地呈現于紙面。古代詩評家曾對李白五言律詩以“逸氣凌云,天然秀麗”的贊賞(沈德潛《唐詩別裁集》),此詩亦可見其風格之一斑。
上一篇:王維《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