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首詩寫日暮江景和獨客異鄉的惆悵之情。其妙處就在于把一股淡淡的愁緒與江天暮景相契合,達到了高度完美的交融,從而創造出含蓄清麗,沖澹天然的藝術境界。
前二句交代處所,具寫時間,并藉以引出作者的情緒。煙渚:水中煙霧籠罩的沙洲。作者時漫游吳越,停宿于建德江上。建德江即新安江,因流經浙江建德,故有此稱。作者停舟時已日暮,霧色迷濛,故云煙渚。而日暮正是萬物歸宿之時,自己卻游歷在外,寄身江渚,難免勾起一番愁緒,因而落筆: “日暮客愁新”。泊舟是船停歇,而自己的愁思卻開始,這里外觀的靜與感情的動相互交替。何況,“客愁新”這個“新”字,不只是說客愁始生,還有著另一番滋味,表明愁既多而且深。作者帶著這種情緒,處在這種氛圍中,自然難以平心宿息,不免要閑眺江景,舒展胸臆。
后面二句則是眺望江景之所見。“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是講原野曠遠空闊,望遠處地與天似相連,地上的樹木也高出天外:江水則澄清明凈,月輪映在水中,好象就伴在人的近傍。這兩句寫得極為真切,極為生動,只有人在舟中才能見到這種特有的景色。沈德潛嘗謂: “下半寫景,而客愁自見”(《唐詩別裁》),這兩句比之于前二句的渾實來,顯得空靈,然空靈中又蘊有淡淡的哀愁。清冷的月色下渺渺的江水,空闊無盡的原野,不禁使人產生一種羈旅之思,孤寂之感。唐司空圖論詩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二十四詩品》),孟浩然此詩含而不露、淡中有味,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正在于此。
上一篇:《宮詞(其一)·張祜》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孟浩然》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