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孔融
遠送新行客,歲暮乃來歸。
入門望愛子,妻妾向人悲。
聞子不可見,日月潛光輝。
“孤墳在西北,常念君來遲。”
褰裳上墟丘,但見蒿與薇。
白骨歸黃泉,肌體乘塵飛。
生時不識父,死后知我誰?
孤魂游窮暮,飄飖安所依?
人生圖嗣息,爾死我念追。
俯仰內傷心,不覺淚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這首雜詩是孔融為悲悼幼子夭亡而作的。詩人先寫回到家中初聞兒死時妻妾悲泣痛訴的情景,接著寫感念幼子骨埋黃泉、孤魂無依的悲痛,最后寫痛惜喪子和惜兒命短的沈重感傷。全詩情真意切,出語質樸但卻字字血淚,讀之催人淚下。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稀)”是此詩的最后兩句,它是在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巨大悲慟中產生的強烈感慨,所以它首先是針對愛子的不幸夭亡有感而發(fā)的。但是,這里泛言“人生自有命”,卻又并非僅僅局限于愛子的夭亡,而是包括了蕓蕓眾生的窮通亨達、富貴貧賤、禍福壽夭在內。從表面含意來看,詩人仿佛認為這一切都自有命運的安排,人只有服從天意、服從命運,這并沒有什么可恨的,唯有人活著的時間太少,才最可恨。聯系全詩內容來看,它的重心顯然落在最后一句上,“人生自有命”一句,不過是一種墊襯之筆而己。
“但恨生日希”自然也有雙重含意。首先是惜兒命短,“生日希”是指愛子活的時間太少;其次,亦是由悼子而及于自我、再及于世人,而“生日希”是指人壽的短暫。所以“但恨”二字所包容的感情內涵,當是極沉痛又極深廣的。它有父悼子的悲痛,也有“天德悠且長,人命一何促”一類人生哀感的歷史積淀,所以,我們可以說,“但恨生日希”的怨嘆是富于情感的,但又是包寓著理性的。不過,這中間的理性不是像“天德悠且長,人命一何促”那樣出于比較明顯的人生哲理的思索,它的理性的產生僅僅是由于悲愴激烈的情感對一種情理融合的人生感嘆的歷史積淀的猝然觸動。雖然乍看來它好像只有一種情感的渲泄而并無理性光芒的閃耀,但是,只要聯系類似的人生喟嘆,從情感的歷史積淀的角度去細心體察,就不難發(fā)現它在情感的抒發(fā)中所包寓著的理性色彩了。
上一篇:《雜詩三首(其一)·[晉]傅玄》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雜詩十二首(其一)·[晉]陶淵明》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