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這是柳宗元于元和十一年(816)春在任柳州刺史時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時值春風無限、江南草長,二度遭貶、身處蠻荒的詩人與自己的弟弟宗一道別,由于長期的貶謫生活積聚下的一腔郁抑之情,使他寫下了這首深沉凄惻的詩篇。
詩人起筆就給整首詩抹上了濃重的感傷色彩?!傲懵錃埢瓯恩鋈?,雙垂別淚越江邊?!苯汀?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wenfu/cifu/201812081484.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別賦》說: “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零落殘魂”本是形容黯然神傷、痛斷肝腸的形象之筆,再加一個“倍”字,更顯出此時心頭悲苦份量之重。柳宗元在政治上屢遭打擊,仕途坎坷,長期貶居荒僻的南方,與弟弟本已同處異鄉(xiāng),不想他又要離柳州到湖北江陵去,失意之悲又添別情之苦,詩人怎能不淚千行呢?
接著,詩人自然地追憶起往昔的崢嶸歲月: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去國”是指元和十年(815),詩人再度被貶出京,只身來到六千里外的柳州?!巴痘摹北毁H謫流放到荒僻的地區(qū)。詩人自永貞元年(805)被貶永州,轉眼間已經十二個春秋過去了,其間受盡熬煎,萬死一生。詩中未著一個“苦”字,卻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折筆頓足的一腔憂憤。
第三聯(lián)詩人把筆蕩開,撇去自己的苦痛,轉而寫別后的遭遇: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惫饚X在今廣西賀縣東北,指柳州一帶地方。這里潮濕煙瘴多雨,云黑如墨,環(huán)境十分險惡。這是指留者而言,而去者的前景也渺茫難知。等你到達湖北洞庭一帶,春天已去,那里必是江天相連,浩渺無際。此二句借景托情,表達了對同是淪落之人的深沉感慨。
最后二句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一往情深: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鼻G門和郢都,都在湖北境內,洞庭湖邊。此去經年,我與你將只能在夢中相見,我會經常夢見郢都一帶的煙樹。一個在政治上頗有抱負的須眉男子,竟抒發(fā)了如此纏綿悱惻之情,確讓人一詠三嘆。
這首詩寫的是離情別緒,而字字浸透抑郁不平之氣,句句交織孤憤幽怨之情,曲折地表現(xiàn)了一代文豪柳宗元那堅貞高潔的品性與人格。正如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所說: “柳州詩長于哀怨,得騷之余意?!?font color="#0A0A6C">
柳子厚《別舍弟宗一》云…此詩可謂妙絕一世,但夢中安能見郢樹煙? “煙”字只當用“邊”字,蓋前有“江邊”故耳。不然,當改云“欲知此后相思處,望斷荊門郢樹煙”,如此卻似穩(wěn)當。(周紫芝《竹坡詩話》)
既云夢中,則夢境迷離,何所不可到,甚言相思之情耳。一改“邊”字,膚淺無味;若易以“處”字“望斷”字,又太直,不成詩矣。詩以言情,豈得沾沾以字句求之?宋人論詩,吾所不取。(馬位《秋窗隨筆》)
紀昀:語意渾成而真切,至今傳頌口熟,仍不覺其濫。許印芳:語意真切,他人不能剿襲,故得歷久不濫。(《瀛奎律髓匯評》下)
上一篇:《別離·陸龜蒙》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別董大二首(選一)·高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