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滁州西澗①》唐詩賞析,《滁州西澗》原文與注釋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②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③
【注釋】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縣。②獨憐:只愛。深樹:樹林的深處。③野渡:郊外的渡口。舟自橫:渡船自由自在地浮泊。
【鑒賞】 這是唐德宗二年(781) 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春游滁州城西郊野兩山之間的溪流所作。這是一首山水詩名篇,詩人通過對比,從“澗邊” 寫到 “澗中”,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暮春游西澗賞景與晚雨渡口所見,恬淡的胸襟和憂傷的情懷在詩中自然得到流露。
首句以 “獨” 字領(lǐng)起,“憐” 字緊承,詩人用“獨憐” 二字表明自己的情景交融喜愛和心情,“獨憐” 的對象是那澗邊生長在僻靜處的自甘寂寞、安貧守節(jié)的野草。詩人不寫春天的桃紅柳綠,惟獨喜歡這種安靜而又有生氣的景色,透露出詩人對潔身自好的人品和歸隱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詩人從視覺、聽覺兩方面來勾畫,枝葉茂密的樹木深處,黃鸝唱著悅耳動聽的歌。“深” 字既狀寫大樹參天、枝繁葉茂之態(tài),又突出樹林深處的靜; “鳴” 字以動襯靜,也為西澗增添生機。
第三四句寫雨中所見所聞。春潮帶著雨水,夜晚急著上漲;渡口無人之小船,獨自打橫在江上。晚潮帶春雨,水勢更急,倘在要道,正是渡船大用之時,不會“舟自橫”;而郊外渡口,行人本不多,此刻更無人,船夫也回家了,空空的渡船只有悠然漠然了。詩人以“急雨”、“春潮”來顯示靜中有動,又以“無人”和“舟自橫”使動歸于靜。這也是詩人當時的處境和心情的形象寫照,流露出淡淡的憂傷。
詩人在仕途生涯中,憂中唐政治弊端,疾百姓生活貧苦,有志改革而無力,欲歸隱而不能,常常被出仕、退隱所困擾,只好不進不退,任其自然。詩人思歸隱,故“獨憐幽草”; 自己的無所作為,正像水急之時的野渡舟橫。情入景,景融情,此詩令千古讀書人步入畫境。詩之末句常被后人命作畫題。
上一篇:《孟郊·游子吟》唐詩賞析,《游子吟》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權(quán)德輿·玉臺體》唐詩賞析,《玉臺體》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