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
棠梨樹下鳥呼風,桃李溪邊白復紅。
一百里間春似海,孤城掩映萬花中。
本詩約寫于光緒十五年(1889)春天之前,具體寫作年代難以確定。譚嗣同自光緒四年(1878)春至光緒十五年(1889)這11年間,曾多次往返于湖南與甘肅之間,每次都經過陜西。邠州,在陜西,今為彬縣。
詩中描寫了邠州春天生機勃勃、美麗如畫的景致。“棠梨”,植物名,亦名白棠。李時珍《本草綱目》云:“棠梨樹似梨而小。葉似蒼術,葉亦有團者三叉者,葉邊皆有鋸齒,色頗黲白。二月開白花,結實如小棟子大,霜后可食。”首句以棠梨樹下鳥兒在風聲中鳴叫,預示著北國的春天已經來到。二句寫溪邊的桃花兒紅李花兒白,相互爭妍。這兩句,詩人以平視的角度,從聽覺和視覺方面,寫邠州春天的熱鬧和美麗。三、四兩句,則以高空俯瞰的角度,從更寬闊的空間,寫邠州春景的熱鬧和美麗。“春似海”回應“鳥呼風”,“萬花中”照應“白復紅”。詩中一、二句寫近景,也是眼前之景,三、四句則寫遠景,也是想象之景。詩人以由近及遠、由小及大的手法給讀者描繪了一幅邠州之春的美麗圖畫。
上一篇:譚嗣同《潼關》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譚嗣同《有感一章》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