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唐詩賞析,《琵琶行并序》原文與注釋
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①因為長句,歌以贈之②。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 《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③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④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⑤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⑥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⑦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⑧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⑨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聲,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⑩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11)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12)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13)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14)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15)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16)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17)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 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18)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19)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20)
【注釋】 ①出官:指從京城官貶為做地方官。是夕:這天晚上。②因為:于是作。③潯陽江:指潯陽境內的長江,在今九江市北。瑟瑟:形容秋風中葉和花搖動的聲音。④主人:詩人自稱。管弦:此指音樂。古代官僚酒宴,常有音樂助興。⑤醉不成歡:雖有酒可醉,卻無管弦樂助興,難以盡興。⑥回燈:把燈撥得更亮。⑦轉軸撥弦:指校正音調試彈。⑧聲聲思:聲聲都飽含著情思。⑨大弦:指琵琶上的粗音。嘈嘈:形容沉重雄壯的琵琶聲。小弦:指琵琶上的細弦。切切:形容細碎急切的琵琶聲。⑩乍破:突然破裂。迸:噴射。鐵騎:身穿甲衣的騎兵。(11)當心畫:用彈琵琶的撥片在琵琶四根弦的中心用力一畫,叫做 “收撥”,表一曲結束。(12)教坊:唐宮廷教習歌舞技藝的官署。(13)五陵年少:此處泛指富貴大家子弟。爭:爭相贈送。纏頭:指賞賜給舞女的綾帛纏頭。紅綃:此指紅色纏頭。(14)擊節碎:用鈿頭云篦打拍子,常因激賞狂歡而被擊碎。血色翻酒污:指鮮紅色的羅裙被潑翻的酒沾污。(15)顏色故:容顏衰老。(16)老大:年紀大。(17)夢啼:夢中啼哭。妝淚:上好妝的淚臉。紅:指臉上的胭脂色。闌干:流淚留下的縱橫狀。(18)更:再。翻作:按曲寫作歌詞。(19)良久立:站立了很久。卻坐:退回坐下。(20)江州司馬:指詩人自己。
【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為江州司馬期間,于元和十一年 (816) 秋所作。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種種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序文交代寫作緣由。唐憲宗元和十年(815) 詩人被貶任九江郡司馬。第二年,送客湓浦口,結識琵琶女,因同情其不幸遭遇,又引發 “同是天下淪落人” 之感慨,于是寫作此詩贈送之。
從 “潯陽江頭夜送客” 至 “唯見江心秋月白”: 敘寫送別宴無音樂的遺憾,邀請商人婦彈奏琵琶的情形,細致描繪琵琶的聲調,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交代地點、時間、人物和事件,次句進行環境烘托。別宴的凄涼與 “別時茫茫江浸月”,使得琵琶聲產生了極佳效果?!皩ぢ暋?、“暗問”、“移船”、“邀相見”,這一系列動作,表現了詩人主動結識琵琶女。琵琶女因 “平生不得志”而 “千呼萬喚始出來”。又通過琵琶聲調的描寫,表現琵琶女的高超彈技。用手指叩弦 (攏),用手指揉弦 (捻),順手下撥 (抹),反手回撥 (挑),動作嫻熟自然。粗弦沉重雄壯“如急雨”,細弦細碎如 “私語”,清脆圓潤如大小珠子落玉盤,又如花底鶯語,從視覺和聽覺角度描述。“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形象描繪了余音未絕、余意無限的藝術境界。用 “東船西舫悄無言” 襯托琵琶聲的感染力,同時也蘊含了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
從“沉吟放撥插弦中” 至 “夢啼妝淚紅闌干”: 詩人代商婦訴說身世,由少女到商婦的經歷,亦如琵琶聲的激揚幽抑。首二句完成過渡,“沉吟”、“整頓”、“起” 等動作具體刻畫了琵琶女克服自卑的心理活動。“自言” 以下的文字,照應上文“說盡心中無限事”,完成琵琶女形象的塑造。
從 “我聞琵琶已嘆息” 至 “江州司馬青衫濕”: 敘寫詩人傷感之情,被貶之苦,引起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的情感共鳴,禁不住道出自己的遭遇。詩人和琵琶女都是從繁華的京城淪落到這偏僻處,詩人的同情中飽含嘆息自己的不幸,“似訴生平不得志” 的琵琶聲中也訴說著詩人的心中不平。
本詩語言清麗婉轉,結合感受和想象,運用一系列的比喻描述琵琶聲調的詩句,繪形繪聲,尤為形象。運用現實主義寫法,表達感情真摯。
上一篇:《高適·燕歌行并序》唐詩賞析,《燕歌行并序》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唐詩賞析,《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