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關漢卿《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原文與翻譯、賞析
【感皇恩】 他、他、他嫌官小不為,嫌馬瘦不騎,動不動挑人眼、剔人骨、剝人皮。(云) 他便是要我張珪的頭,不怕我不就送去與他。如今只要你做個夫人,也還算好的。(唱) 他少甚么溫香軟玉,舞女歌姬! 雖然道我災星現,也是他的花星照,你的福星催。(貼旦云)孔目,不爭我到這里來了,拋下家中一雙兒女,著誰人照管他。兀的不痛殺我也! (正末唱)
【采茶歌】撇下了親夫主不須提,單是這小業種好孤凄,從今后誰照覷他饑時飯,冷時衣?雖然個留得親爺沒了母,只落得一番思想一番悲。
權豪勢要魯齋郎看上了鄭州六案都孔目張珪之妻李氏,勒令張珪把妻子送給他。第二天一大早張珪就瞞著妻子,五更前就將她送到了魯齋郎的家中,上演了一出 “妻嫁人、夫做媒”、夫將妻子送給人的人間丑劇【感皇恩】 這支曲子,就是在真相大白、張珪把李氏送給魯齋郎時唱的。
張珪之所以能做出 “妻找婿、夫主婚” 這樣的奇怪事,是由他扭曲的人性決定的。連銀匠李四都能在魯齋郎拐走了他渾家之后去找個衙門告狀,而張珪這樣一個普通人眼中是只狼的六案都孔目,在更大的惡人魯齋郎面前,卻連一點兒反抗都沒有,變成了一只逆來順受的羊,把自己心愛的妻子送給魯齋郎,任他糟蹋、侮辱,實在是個懦夫、孱頭。他為什么敢在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而在魯齋郎面前又如此卑怯? 這正是他那奴才性格的活現。他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官位,從來不惜犧牲別人的利益,關鍵時刻連自己的老婆也不愿顧及,竟主動而準時地把李氏送上門去,實在是一個自私、軟弱、怯懦、可恨而又可悲的可憐蟲。
當張珪向妻子說明了事情的真相,李氏責備他不該如此軟弱,而應如李四那樣,“揀個大衙門告他去”,這時的張珪對魯齋郎只剩下一個“怕” 字,哪里還敢去告什么狀呢! 【感皇思】 前三句 “他、他、他嫌官小不為,嫌馬瘦不騎,動不動就挑人眼、剔人骨、剝人皮。” 張珪膽戰心驚,深知魯齋郎的底細,他只是嫌官小不做罷了,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有哪個衙門愿意惹麻煩呢?魯齋郎即使不做官,也照樣橫行無忌,為所欲為。這幾句話正道出了一個依仗皇親國戚之勢的惡霸淫威。這時候,張珪的心情顯然是極為復雜的。面對魯齋郎的淫威,他有害怕而無痛恨,甚至還慶幸災禍沒降到自己頭上,只犧牲了妻子還是 “好的”。因而他說即使魯齋郎要自己的頭,自己也會送去。張珪對魯齋郎的畏懼與眾不同,他是一種幫兇的畏懼。他身為胥吏,他們這類人曾參與過主子迫害別人的過程,深知封建主子濫施淫威的厲害,所以只能逆來順受,盡管他知道封建貴族們 “少什么溫香軟玉,舞女歌姬”,但還是在外面尋花問柳。乃至到了后來尋到了他家,他也只好乖乖地將老婆獻上,只能慨嘆一聲“雖然道我災星現”,馬上又違心地對妻子說“也是他的花星照,你的福星催”。這話說得是多么的酸溜溜,正反映了張珪這個胥吏陰暗的心理、十足的奴性。一番痛苦之后,別無解脫之法,只好自嘲、調侃,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作者是一位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當李氏明白了她的處境后,讓李氏說出對兒女的牽掛,勾引起張珪對妻子的愛。應該說這種感情是真實的,這從下文張珪得了嬌娥時的心情,“棄了甜桃繞山尋醋梨” 可以知道。人們對張珪有一絲的同情也是從此而生,在 【采茶歌】 里他把對妻子的愛隱藏起來,不說自己被妻子“撇” 下,而是說孩子無人照顧了。最后說“只落得一番思想一番悲”,其內蘊十分豐富,思想些什么呢?是對魯齋郎淫威的恐懼,是對自己的自私的內疚,更是失去妻子的痛苦;所悲者何?必然是自己沒了妻子,孩子沒了母親,也許還有自己的無能為力,無可奈何花落去。這段唱詞雖然很短,作者卻已將一個活生生的張珪推到了讀者的面前。人們在哀張珪的不幸與怒其不爭的同時,譴責魯齋郎的荒淫無恥才是最深層的。
上一篇:《劉晨阮肇誤入桃源》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包待制陳州糶米》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