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中夏
過洞庭(二首)
其一
莽莽洞庭湖,五日兩飛渡。
雪浪拍長空,陰森疑鬼怒。
問今為何世?豺虎滿道路。
禽狝殲除之,我行適我素。
其二
莽莽洞庭湖,五日兩飛渡。
秋水含落暉,彩霞如赤炷。
問將為何世?共產均貧富。
慘淡經營之,我行適我素。
作者簡介 鄧中夏(1894—1933年),湖南宜章人。中國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在五四運動中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初,發(fā)起和參加了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1922年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書記。1923年任上海大學校務長。1925年參加領導上海工人二月大罷工以及省港大罷工。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同年9月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
題解 此詩寫于1920年秋。當時鄧中夏因革命工作,經常奔走于長沙、漢口之間。此次五日內兩過洞庭湖,目睹其自然景色,觸景生情而發(fā)感慨,寫下此詩。
簡析 作者通過五日內兩過洞庭湖時兩種不同的自然氣候與景色的描繪,營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境,象征著黑暗現實與光明未來兩種世界的搏斗;形象地表達了推翻舊世界的決心和為實現理想社會而奮斗的堅定信念。此詩氣勢宏大,立意鮮明,意境壯闊;層次分明,對比強烈,首尾回環(huán)呼應。
上一篇:費昶《巫山高》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鄧拓《游長江大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