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白居易·暮江吟》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作于長慶二年(822),當時朝政昏暗,朋黨爭斗,詩人深感任朝官仕途艱險,請求外任,除杭州刺史。離開長安,詩人心情輕松,面對秋天夕陽西下的江水,觸景生情,描繪下這景色奇麗的秋江圖,寄托了詩人醉心風景的喜悅歡快心情。
原文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①。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②。
注釋
①鋪:鋪展。夕陽已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水面照射過來。瑟瑟:原為寶石名,其色碧。此處形容夕陽照不到的地方江水呈青碧色。紅:指夕陽照到的江水被染上紅色。 ②可憐:可愛。真珠:珍珠。月似弓:上旬的月芽。
賞讀
詩首聯即寫夕陽江水以點題。斜陽照水面而以“鋪”來寫,使得無生命的夕陽有人意,又足以顯示夕陽之低,幾乎與江平照而來,也顯出江面之平,江水之靜,可謂一石三鳥;秋高氣爽,晴朗無風,殘陽入水,江水深而色綠,有的地方因陽光照射而泛“紅”,紅綠對比,紅的更紅,綠的更綠,景色鮮艷奪目。這“紅”絕不是僅寫紅色,而是指染紅,這個“紅”字一動便顯得詩有人氣,令人心醉。
后兩句寫新月升空的夜景。以“可憐”做轉折,更突出自己的喜悅心情,通過一個“夜”字又把夕陽與夜景聯系起來;“九月初三”點明時在初秋。這句詩不僅承前啟后,而且在上句的婉轉音調之下,做成一種句調上的空閑,以使蘊力下曲。“露似真珠月似弓”來作比于露和月,新穎巧妙。雖然句子里沒有一個感情之字,但是作者的喜悅歡快之情卻透出字外。
這首詩暗用擬人明用比喻,用詞貼切生動,加之語調婉轉頓挫變化豐富,讀來親近,品之有味,是一首親切感人語調優美的寫景好詩。
上一篇:《唐詩·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李白·月下獨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