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jīng)典·張籍《野老歌》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①。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②。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yǎng)犬長食肉③。
【作者小傳】
張籍(766?—830?),字文昌,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后移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貞元十五年(799)進士及第。歷任太常寺太祝、國子助教、國子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yè)等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yè)”。生平見兩《唐書》本傳,今人卞孝萱有《張籍簡譜》。曾從學于韓愈,為韓門弟子。其詩工樂府,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多揭露時弊、反映人民疾苦之作,風格質樸自然。王安石《題張司業(yè)集》評其樂府詩為“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有《張司業(yè)集》,《四部叢刊》景明刊八卷本最通行。
【解題】
此詩作年不詳。題一作《山農詞》,是即事名篇的新題樂府詩。野老:即鄉(xiāng)下老人。詩中以貧農的饑寒與商人的奢侈作對比,不著議論,卻將當時極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暴露得非常深刻,讀來使人扼腕痛恨。篇幅不長而用韻屢換,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流暢活潑。宋代周紫芝《竹坡詩話》謂“唐人作樂府者甚多,當以張文昌為第一”,有一定見地。
【注釋】
①二句意謂莊稼長得不好,收成不多,稅收卻很重,所以沒有糧食吃;而送到官家倉庫的糧食則太多,以至腐爛變成灰土。輸:交納。②二句意謂年終時家中什么都沒有,只有農具依著墻壁放著,不得不叫兒子上山采橡實充饑過日子。橡實:櫟樹果實,味苦澀,舊時代貧困農民常采以充饑,易中毒。③二句意謂西江的商人有百斛珍珠,比農民糧食還要多,船中所養(yǎng)的狗經(jīng)常吃肉。西江:今江西一帶,唐時屬江南西道,故稱西江。一說,指廣西蒼梧縣東流之江為西江,又珠江流域實包括西江、北江、東江,廣東亦多采珠商人,故可泛指兩廣之地。賈(gu)客:商人。斛(hu):量器名,亦為容量單位,唐代以十斗為一斛。
上一篇:張祜《集靈臺(其二)》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張籍《秋思》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