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秀·[南呂] 一枝花
高文秀
詠惜花春起早
花間杜宇啼,柳外黃鶯囀。銀河清耿耿,玉露滴涓涓。潛入花園,露濕殘妝面,風吹云髻偏。畫閣內繡幕猶垂,錦堂上朱簾未卷。
[梁州] 恰行過開爛熳梨花樹底,早來到噴清香芍藥欄邊。海棠顏色堪人羨,桃紅噴火,柳綠拖煙。蜂飛飐飐,蝶舞翩翩。驚起些宿平沙對對紅鴛,出新巢燕子喧喧。怕的是罩花叢玉露濛濛,愁的是透羅衣輕風剪剪,盼的是照紗窗紅日淹淹。近前,怕遠,蹴金蓮懶把香塵踐,忒堅心,忒心戀,休辜負美景良辰三月天,堪賞堪憐。
[尾聲] 則為這惜花懶入秋千院,因早起空閑鴛枕眠,廢寢忘餐把花戀。將花枝笑捻,斜插在鬢,手執著菱花鏡兒顯。
【鑒賞】 這是散曲中的套數,由三部分組成,通過描寫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對春花的熱愛,表達了作者對青春、對美的禮贊。
第一曲開頭四句點明一個“早” 字。“花間杜宇啼,柳外黃鶯囀”,從聽覺方面,以鳥聲清脆動聽寫早晨的清新幽靜。“銀河清耿耿,玉露滴涓涓”,從視覺方面,以銀河淡淡未隱、白露盈盈未逝寫早晨的清爽怡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女主人公出場了: “潛入花園,露濕殘妝面,風吹云髻偏”。這是一個帶著叛逆禮教的性格、帶著渾身青春朝氣的少女,“潛” 字說明她行動輕快,顧不得露水沾濕殘妝,顧不得和風吹歪發髻,拋卻了閨閣女子應有的端莊閑雅,這更突出了她賞花的急切心情。而此時,丫環們還未醒來,故而“畫閣內繡幕猶垂,錦堂上朱簾未卷”,既是言早,也表明賞花女子想要擁有一片自己的天地的心情。
第二曲是女主人公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徜徉。“恰行過開爛熳梨花樹底,早來到噴清香芍藥欄邊”,她行動很快,剛流連于梨花的燦爛,又被芍藥的清香吸引,少女的歡快可以想見。此時園內的動人春色很好地配合了她的心境: 海棠紅艷艷,惹人喜愛; “桃紅噴火,柳綠拖煙”,不僅是繪色,而且是繪形,“噴”字顯出花的繁盛,“拖” 字顯出柳的婀娜; 加之蜂蝶飛舞,驚飛的紅鴛、喧鬧的燕子,春日生趣盡現眼前。而賞花的人兒心情有了細微的變化: “怕的是罩花叢玉露濛濛,愁的是透羅衣輕風剪剪,盼的是照紗窗紅日淹淹”,畢竟是嬌柔體弱的閨閣女子,怕花叢中的露水濕了衣裳,擔心受到輕風中寒氣的侵襲,于是盼著旭日早升,帶來些暖意。“近前,怕遠”,想近前看花又怕路程遠了過于勞累,可她終不肯放棄這難得的機會,只有懶懶地邁動蓮足,走進芬芳怡人的花叢。這一段將女主人公的情緒變化刻畫得細致、微妙。“忒堅心,忒心戀”,越是走進春色中,少女越是覺得陶醉,故而感慨: 太執著,太迷戀了呀! 她不由得想勸諫世人,不要辜負春日的美好,要懂得欣賞,懂得珍惜! 這也是以春代指青春,表達了作者珍惜青春之意。
尾聲頭三句是對少女愛花惜春的再次強調,也是與題目相照應。為了惜花早早起來,秋千也不玩了,甚至達到 “廢寢忘餐” 的地步。為何會有這樣深的迷戀?且看: “將花枝笑捻,斜插鬢邊,手執著菱花鏡兒顯”,少女與花的情感聯系至此才點明,原來是 “人面桃花相映紅”,兩者的息息相關,全在一個“美” 字。少女的形象最后成為美的化身,表現了作者對美的歌頌。
整段曲子圍繞“詠惜花春起早” 的主題,結構緊湊; 行文中有不少對仗的句子,讀之朗朗上口; 作者的表達似隱似顯,給人含蓄蘊藉、回味無窮之感。
上一篇: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施惠·[南呂]一枝花·詠劍|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