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聶夷中《詠田家》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聶夷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①。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②。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③。
【作者小傳】
聶夷中(837—884?),字坦之,河南(今洛陽)人,一說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家境貧寒。咸通十二年(871)登進士第,任華陰縣尉。仕途不得意。其詩多關心民生和諷諭時世之作,樸實無華,語言通俗。胡震亨《唐音癸簽》謂其與曹鄴、劉駕等為“以五言古詩鳴者”,“其源似并出孟東野,洗剝到極凈極真,不覺成此一體”。“夷中語尤關教化”。《全唐詩》錄存其詩為一卷。
【解題】
此詩前半寫農民為了救眼前的饑寒,不得不預先出賣新絲和新谷的悲慘生活,比之為挖肉補瘡,言辭沉痛,驚心動魄。后半是詩人為民請命,希望得到君王恩賜。沈德潛《唐詩別裁》卷四云:“唐時尚有采詩之役,故詩家每陳下民苦情,如柳州《捕蛇者說》,亦其一也。此詩言簡意足,可匹柳文。”
【注釋】
①二句意謂二月里尚未養蠶就預先出賣新絲,五月里莊稼未收就預先出賣新谷,以救眼前的饑寒。糶(tiao):出賣糧食。一本在此二句前還有“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四句,非,因押韻不同,四句當自成為一首,題亦作《田家》。
②二句比喻為了救急顧不得痛苦。眼前瘡:比喻當前的饑寒。下句比喻未來的痛苦。剜(wan):用刀挖。③綺羅筵:坐滿穿華美衣服的人的筵席。逃亡屋:無法生活而逃亡在外的窮人之家。
上一篇:羅隱《魏城逢故人》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蘇味道《正月十五夜》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