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鷓鴣天》
才子陰風度遠關,清愁曾向畫圖看。①山銜斗柄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② 新路陌,舊江干,崎嶇誰嘆客程難?③臨風更聽昭華笛,簌簌梅花滿地殘。④
【注釋】 ①才子:指有才華的人。陰風:寒風。②斗柄:北斗柄。北斗七星,四星象斗,三星象柄。三星:即參星,因由三顆星組成,故稱。冬季天將黑時從東方升起,天將明時在西方落下。③陌:田間小道。此泛指路徑。江干:江岸。④昭華笛:樂器名,即玉管。據《晉書·律歷志上》,秦咸陽宮有玉管長二尺三寸,二十六孔,銘曰“昭華之琯”。簌(su速)簌:花落聲。
【譯文】 瑟瑟寒風中,才子艱苦跋涉,翻越遠處的山關。懷著淡淡的哀愁,曾把這一幅風雪彌漫的遠行圖凝看。北斗柄三星沉沒,天色微明;白雪與明月交相輝映,在這千里大地上灑下一片清寒。從來沒走過的小路,似曾相識的江岸,崎嶇險阻,寸步難行,有誰來慨嘆這旅程的艱難?迎著寒風,更聽到遠處傳來陣陣凄婉的玉笛聲,梅花簌簌下落,滿地殘花,滿目辛酸。
【總案】 這首詞,既似實寫,也似虛擬。實寫者,乃詞人親身經歷之寫照。詞人一生,歷遭坎坷。因是開國功臣之后,神宗熙寧二年(1069)得娶英宗女蜀國長公主,拜左衛將軍,駙馬都尉,為利州防御史。元豐二年(1079),因蘇軾下獄受牽連,坐罪落駙馬都尉,于次年貶謫均州(今湖北均縣),元豐七年(1084)轉置潁州(今安微阜陽),直到哲宗元佑元年(1086)始得召還。其間顛沛流離,甘苦心知,發而為詞,故有了這首《鷓鴣天》。“才子”,詞人自謂,詞人是一位詩詞書畫兼擅的藝術家,《宣和畫譜》曾稱其“風流蘊藉,真有王謝家風氣”,可為“才子”作一注腳?!安抛印倍赓H流離,其間酸楚更在常人之上。虛擬者,所寫乃畫中所見情景,“清愁曾向畫圖看”已暗透其中信息。但看畫而有“清愁”,仍與看畫者之遭際心情有關。很可能畫即為看畫者自畫,自畫己事,自寫己情,畫中人亦即看畫人也。結果是,畫中有詞,詞中有畫,詞情畫意,合為完璧,令人咀味不盡。
上一篇:晏幾道《鷓鴣天》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司馬槱《黃金縷》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