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耶律楚材
一曲悲風為子彈, 穹廬聊復助清歡。
自慚未盡桐君趣, 老境方知道愈難。
〔桐君〕桐木可以制琴,故而稱琴為桐君。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詩:“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道〕指琴道,即彈琴的技法。此處語意雙關,亦兼指世道。
耶律楚材,原仕金,后為元所用,歷仕兩朝。長期的官宦經歷,豐富的生活經驗,使他對人世之道有了深刻的理解。本詩即以彈琴為喻,緣事抒情,情理結合。既是作者靈感火花的閃爍,又是作者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獨特感悟。至今讀來,仍給我們以哲理的啟迪。
詩作一、二句,平正通脫。借助日常生活事件的一端,以敘述起筆。悲風一曲,一彈三嘆,別有心思。作者不正面敘述琴聲如何凄楚,而是寫琴聲給人的感受,一面著墨,而兩面俱到。而“悲風”又為全詩奠定了感情的基調。怨調慢聲如欲語的琴音,把作者帶入往事的沉思,動蕩的社會生活,復雜的個人經歷,無不涌入作者心頭。耶律楚材雖然被當朝者重用,但他清楚的懂得“功名賺得頭如雪,不悟團團是磨驢”(耶律楚材《傷時》)?!榜窂]聊復助清歡”?!榜窂]”即北地少數民族所住的帳篷。無歡而自尋,彈琴以抒懷。不但點出了彈琴的原因,也渲染了彈琴的氛圍。兩句互為表理,綿密緊湊。作者在《西域河中十詠》詩中寫道:“寂寞河中府,清歡且自尋。”與此表達意思相近。詩的前兩句也為后面的議論設下鋪墊。“自慚未盡桐君趣,老境方知道愈難?!边@兩句純是議論。琴雖然彈得如此熟練,但還覺得未能盡善盡美。很自然得出了技藝之無窮、探索也應該無止無境的道理。從詩作的表面上看是論述琴道,而聯系前面的“悲風”、“無歡”來看,實際也在論世道。世道艱難,路途坎坷,不但一個涉世不深的人不諳此中奧妙,就是有較深閱歷的老者也未能悟出全部真諦。作品運用心境物化的手法,把議論和彈琴的具件事件結合起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喚起讀者豐富的聯想。
本詩雖然短小通俗,但在詩作的結構方面頗具匠心。言彈琴之道構成了作品明線感情結構,論世道構成了作品暗線感情結構。全詩選擇了一個既實指又有象征意味的生活事件,這樣既避免了明線感情結構的直露,也避免了暗線感情結構的晦澀,增大了詩的容量。
上一篇:《南園十三首(其六)·唐·李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唐·杜甫》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