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莊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發(fā)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云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重陽節(jié)到了,秋高氣爽,人們總要登高喝酒,抒發(fā)感慨。歷來詠重陽的作品甚多,劉克莊對其中“新意少”的作品很不滿,要在這個傳統(tǒng)題材上寫出自己的“新意”。
上片起頭“湛湛長空黑”三句,寫重陽節(jié)日,烏云沉沉,天空昏暗,風雨交加,登山不成,只好登樓。而登樓所見,卻是浩蕩“千崖秋色”。以下四句,作者抒發(fā)了因為國勢日蹙而痛心疾首的感慨。他一生經(jīng)歷過南宋的好幾個皇帝,國家始終不見起色,尤其在他晚年,蒙古鐵騎駸駸南下,隨時威脅著南宋王朝。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詩人登高望遠,家國之感早已壓倒了對個人生死得失的考慮。所以說,縱橫的老淚“不向牛山滴”,而要為“神州”灑了。重陽風雨在一般人眼里算不得什么,北宋潘大臨還因?qū)懗觥皾M城風雨近重陽”的詩句而被傳為佳話。但此時此地,劉克莊卻感到“亂愁如織”,他從惡劣的天氣聯(lián)想到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的國家,不禁憂傷不已。
下片“少年自負凌云筆”三句,自嘆青年文筆矯健,而老來卻感江郎才盡,不勝悲涼。“常恨世人新意少”三句,指責當時文人逃避現(xiàn)實,重陽作詩詞不少是撿些“孟嘉落帽”之類的老玩藝。劉克莊曾自言“憂時原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有感》)“粗識國風關雎亂,羞學流鶯百囀,總不涉閨情春怨。”(《賀新郎·席上聞歌有感》)他所說的青年時代的“凌云筆”,正是指這類作品。因此他對當時的衰靡文風特別反感。“若對黃花孤負酒”二句,描寫自己孤獨寂寞,沒有什么朋友,只有與品性高潔的菊花相對飲酒度節(jié)。尾句“鴻北去,日西匿”,以寫景作結(jié),首尾呼應,不免有落日蒼茫的悲涼之感。
唐宋二代寫重陽之詩詞,或感慨人生短暫,年華逝去;或表達游子思鄉(xiāng),骨肉情親;或是描寫風流俊賞,尋幽攬勝。與之相比,劉克莊這首詞確實有些新意。它展現(xiàn)了一個愛國志士的胸懷和憂國憂時之心。這種新意是作者可以引以自慰的。
上一篇:《賀圣朝 留別·葉清臣》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賀新郎 別茂嘉十二弟·辛棄疾 》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