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朱敦儒晚年退居嘉禾(今浙江嘉興)鴛鴦湖(今南湖)畔天慶觀西的正在小圃,自號巖壑老人,過著遁世隱居,保真養性的閑適生活。這位早年詩酒風流、疏狂不羈的“清都山水郎”,中年經歷了國破家亡的慘痛巨變,飽嘗了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涯,受到極大震動,激起心底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忱,而欲有所作為。高宗紹興二年(1132),終于應詔赴朝,曾任秘書省正字、兵郎官、兩浙東路提刑等職。因依附秦檜,紹興十六年(1146)被劾而罷,后退隱于嘉禾。在隱居時作《好事近》(漁父詞)共六首,風格閑遠恬淡、曠達瀟灑,反映出他致仕歸隱后的思想情趣,是作者晚年詞的代表作。
本篇是《漁父詞》的第一首。起拍兩句,極寫漁父放任自適、傲然出世的神情。“搖首出紅塵”,形象地刻畫了漁父飄然自得的風姿,顯示其傲然不羈,對塵世官場搖頭否定、不屑一顧的神態。“醒醉更無時節”,突出表現漁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正如詞人在《漁父詞》第六首中所說:“不受世間拘束,任東西南北。”歇拍兩句,“活計”與“慣”三字,樸實而活生生地道出平日習以為常的煙波垂釣生涯,洋溢著一種自然淳真,輕松灑脫的天性。“綠蓑青笠”,出自張志和著名的《漁父詞》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之句。“披霜沖雪”,則化用張詞中的“楓葉落,荻花干,醉宿漁舟不覺寒”(《漁父詞》之四)與“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之五)句。至此,一個蕭然超塵、富于個性的漁父形象躍然紙上,鮮明動人。
下片筆鋒一頓,選擇了一個特定的鏡頭,為我們具體描畫了一幅月下晚釣圖,空闊曠遠,優美澄凈,充滿了詩情畫意。透過詞人的筆觸,只見晚來風定,水平如鏡,新月初升,上下相映,好一個純凈靜謐的月下世界!漁父悠閑地乘興放下釣絲,一邊垂釣,一邊自在地欣賞這天然美景,其樂融融。結拍兩句,妙筆增輝: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在巨幅上下空闊、水天一色的絕妙背景下,一只天外飛來的孤鴻,在遠空中忽明忽暗地閃動,為凝滯安謐的畫面添上一點極其微妙的動感。在靜的世界中生出一絲動意,反轉來又進一步深化了全畫面的恬靜氣氛,蘊含著悠遠空靈的意境。這生活在優悠清雅環境中的漁父形象,完全顯示了詞人“天姿曠遠,有神仙風致”(《花庵詞選》評語)的襟懷,使讀者感受到詞人追求曠放自適的思想情趣。
希真《漁父》諸篇,清絕,高絕!真乃看破紅塵煙波釣徒之流亞也。(陳廷焯《云韶集》評)
希真《漁父》五篇,自是高境,雖偶雜微塵,而清氣自在,煙波釣徒流亞也。(陳廷焯《詞則·大雅集》評)
上一篇:好事近 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韓元吉
下一篇:《好事近 漁父詞·朱敦儒 》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