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白居易《輕肥》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白居易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①。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②。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③。夸赴中軍宴,走馬去如云④。樽罍溢九醞⑤,水陸羅八珍⑥。果擘洞庭橘,鲙切天池鱗⑦。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⑧。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⑨!
【作者小傳】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德宗貞元十六年(800)登進士第,十九年登書判拔萃科,為秘書省校書郎。憲宗元和元年(806)中“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為盩厔(今陜西周至)尉。次年自集賢校理充翰林學士,后歷左拾遺、京兆府戶曹參軍,仍充翰林學士。守母喪服闋,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后轉任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穆宗時,歷任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出為杭州刺史。敬宗時自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出為蘇州刺史。文宗時為秘書監(jiān)及刑部侍郎,又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后又為河南尹、太子賓客、太子少傅。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六年八月卒,謚文。世稱“白少傅”、“白文公”。其生平詳見李商隱《唐刑部尚書致仕白公墓碑銘》及兩《唐書》本傳,今人朱金城《白居易年譜》較詳備。其詩早年與元稹齊名,稱“元白”;晚年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寫作《新樂府》,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要求詩歌能“補察時政”,“泄導人情”(《與元九書》),做到“辭質而徑”、“言直而切”、“事核而實”、“體順而肆”(《新樂府序》)。自分其詩為諷諭、閑適、感傷、雜律四類。其志在兼濟的諷諭詩以《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深刻反映中唐時期社會矛盾,至今仍有認識意義。感傷詩以《長恨歌》、《琵琶行》最為生動感人。閑適詩與雜律詩多為詩酒酬唱、吟詠情性和描寫自然風光之作。其詩歌總體風格為通俗淺易,以老嫗能解見稱。今人朱金城有《白居易集箋校》。
【解題】
此詩為《秦中吟十首》組詩之七,約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秦中吟》自序云:“貞元、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為《秦中吟》。”唐代中葉以后,宦官驕奢跋扈,操縱朝政,乃至廢立皇帝。而另一方面,人民苦難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民不聊生。詩人將這兩事合在一起揭露,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宦官奢橫的痛恨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輕肥:用《論語·雍也》“乘肥馬,衣輕裘”的意思,喻指宦官生活奢侈。
【注釋】
①二句描寫宦官不可一世的神態(tài)。滿路意氣驕橫,漂亮的鞍馬光照飛塵。②內臣:宮內侍候皇帝的宦官。③二句意謂佩飾紅色、紫色綬帶的宦官都是大夫或將軍。紱(fu)、綬:古代系印紐或佩玉的絲帶,官階高的用紅色和紫色。唐代中期以后宦官都有官銜。④夸:夸耀。中軍:古代軍制有左、右、中三軍,主將居中軍發(fā)號令。唐代宦官掌禁衛(wèi)軍。如云:形容眾多。⑤樽罍(zun lei):盛酒的杯罐。九醞:美酒名。《西京雜記》卷一:“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名九醞。” ⑥水陸:水產和陸產各種美味食品。羅:羅列,擺設。八珍:八種珍貴食品,說法不一。《周禮· 天官· 膳夫》鄭玄注謂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搗珍、漬、熬、肝?。 陶宗儀《輟耕錄》卷九云:“所謂八珍,則醍醐、麆沆、野駝蹄、鹿唇、駝乳麋、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后世則以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為八珍。⑦擘(bo):剖開。洞庭橘:蘇州太湖洞庭山所產之橘,味美而名貴。膾(kuai):細切的魚肉。天池鱗:天池所產之魚。天池:海的別稱。
⑧心自若:心中泰然自得。氣益振:更加神氣活現(xiàn)。振(zhen):氣盛。⑨據《舊唐書· 憲宗紀上》記載:元和三年,“是歲,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山南東道旱。”四年,“浙西蘇、潤、常州旱儉。”《資治通鑒· 元和四年》正月記載:“南方旱饑。”可知“是歲江南旱”乃實事。衢州:今浙江衢縣。
上一篇: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白居易《買花》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