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膺
三十六鱗一出淵①,雨師風伯總無權。
南阡北陌槔聲急②,噴沫崇朝遍綠田③。
【注釋】
①三十六鱗:鯉魚。古人以為龍八十一鱗,鯉三十六鱗。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七:“鯉,脊中鱗一道,每鱗有小黑點,大小皆三十六鱗。”②阡陌:田間小路。 槔(gao):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③崇朝:從天亮到早飯之間,喻時間短促。《詩經·衛風·河廣》:“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評說】
本詩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方膺《游魚圖》題詩。
《游魚圖》是李方膺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僅有五條游魚,筆墨極其疏簡,就連背景也不著一筆。乍一看來,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畫,倒是右邊兩行題款,字形特別大,從頂部寫到底,不留絲毫天地,大有“喧賓奪主”之勢。如果仔細品味,這正是畫家的深意所在。畫中的游魚倏忽穿梭,極為活潑,妙趣橫生,確實見出他的繪畫功力。如果沒有這首題詩,則其畫意平平,價值并不是很大。
畫上五條游魚較為分散,這首題詩在畫面的布局上,正起到了統攝全局的作用,將畫的重心集中到題詩上來,所以說,畫家的深意在詩不在畫,畫只是詩的形象補充和演示。
春風春雨隨著雨師風伯的一聲號令,來到人間,歡快的鯉魚隨著春水的暴漲而紛紛躍出深淵。對此,風伯雨師除了欽羨而外,只有無可奈何。伴隨著南阡北陌中急速的汲水聲,一個早晨就在碧綠的田野中遍見鯉魚的身影,并不時地露出水面來噴吐一串串的水珠。從畫中游魚歡快活躍的神態和題畫詩的詩意來看,不正反映了畫家在離開官場,擺脫名利的紛擾之后自由舒暢的心情嗎?
上一篇:《題溫日觀葡萄》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湘陰女郎畫竹三首(選一)》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