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紱
客里送君歸故鄉,江天秋色正茫茫。
扁舟一個輕如葉,半是詩囊半藥囊。
【評說】
本詩選自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五六。
王紱(1362—1416),明代畫家,字孟端,以字行,號友石、九龍山人,無錫(今屬江蘇)人。洪武時生員,因事被謫戍山西十余年。永樂初,以善書被薦,供事文淵閣,官中書舍人。《明史》有傳,說他“博學,工歌詩,能書,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工畫山水,師法王蒙,風格郁蒼,作平遠景,近倪瓚。尤善墨竹,能詩,有《友石山房集》。存世畫作有《山亭文會圖》、《墨竹圖》。
這一幅送別同鄉友人“彥如”的送行圖,畫的是江南水鄉景色,“單條水墨山水”。首句寫送別,七個字三層意思,“客里”,詩人自己在京城作客,此其一;“送君”,同鄉友人也是作客在外,此其二;“還故鄉”,君還故鄉,我不得還,此其三。客里送客,客還故鄉,滯留在客地的我,此情何以堪! 前人論詩,講究“工于發端”,凡是發端有籠罩全篇、叩應題意之勢,都是好詩。本詩的首句,情意濃厚,是一個絕佳的開端。次句和第三句,描寫畫面上友人遠行處的景色,江天茫茫,秋色溶溶,一葉扁舟,輕行疾馳,很快地到達友人的家鄉。這種詩境,在楊士奇、王景等人的同題題畫詩中,都得到表現。楊士奇《題王紱送行圖》:“吳江渺無極,蕭條十月初。片帆河上發,竟去不躊躕。”王景《題王紱送行圖》:“畫船曉發鳳城東,江上青山云幾重。秋水連天三百里,片帆一夜到吳淞。”這首詩的結句,最是奇妙,它不以鄉思收結,卻說扁舟上“半是詩囊半藥囊”,描寫友人的詩才和身體狀況,表現出詩人對“彥如”的贊揚和關切之情,以人收結,回應到送行的題旨上。
上一篇:《題蜀道難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錢雨樓圖照》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