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敦敏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②。
醉余奮掃如椽筆③,寫出胸中磈礧時④。
【注釋】
①芹圃:曹霑的號。工詩善畫,多才藝。所著《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不朽杰作。②嶙峋:形容山石峻峭,層疊高聳。支離:形容畫石奇峭。③如椽(cuan)筆:指大手筆。《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謚議,皆珣所草。” ④磈(kui)礧(lei):壘積的石塊,常用來比喻心中郁結不平之氣。
【評說】
本詩選自敦敏《懋齋詩鈔》。
愛新覺羅·敦敏(1729—1796?),字子明。清宗室,詩人。熱衷于仕途,但一生未能如愿,僅曾授右翼宗學的總管。其家在北京內城西南角太平湖旁槐園,與曹雪芹交往密切。著有《懋齋詩鈔》。
此詩作于康熙二十五年(1760),題在曹雪芹所繪的一幅石頭畫上的。這是一首很有名的題畫詩。詩中借題畫,寫出了曹雪芹傲骨獨存,耿直不阿的性格,以及生不逢時的遭遇。詩人贊美了畫家這種不向惡勢力屈服的高貴品格和高超繪畫技藝。詩句既是對畫面的描摹,更借以申發,寓意其中,比喻曹雪芹的品格。前兩句寫畫面的山石,嶙峋奇峭,頗具傲骨,用以贊頌畫家高傲不屈的氣節是合適不過了。畫上之石作支離峻峭狀,又真如曹雪芹鯁直,不從流俗的性格。這些象征含義并非詩人穿鑿比附,作為畫家本人而言,畫上之石實是心話,酒醉之后,掙脫樊籠,奮掃手中的如椽大筆,寫出了自己鯁直有棱角的個性,又將心中長年郁積的磈礧抒泄一荊
看畫讀詩,不僅可以體會畫外之意,而且可以進一步了解曹雪芹的交友情況和個性品質。就這個意義上來說,此詩又是研究曹雪芹思想生平的一則重要資料。
上一篇:《題芍藥》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蜀道難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