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中充滿失意、悲哀與追求歸隱的情緒,可見應(yīng)為詩人到長安求仕不得之后的作品。
原文
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①。
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guī)?sup>②。
黃金然桂盡,壯志逐年衰③。
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
注釋
①一丘:指一座小山。臣:意為隱居。三徑:指隱居者的家園。 ②北土:北方,代指長安。愿:愿去。愿去做官。東林:東林寺,在廬山,可能為遠上人住地。 ③黃金:指旅資。然桂:燃料貴于桂,指代長安生活費很高。然,同燃。衰:衰減。
賞讀
首聯(lián)描寫詩人所欲:詩人想歸隱,但因窮困潦倒而不能實現(xiàn)。“一丘”為西晉時謝鯤語“一丘一壑,自謂過之”,這里意指隱居山林。詩人以借用典故說明自己的歸隱意向,可是又“苦無資”,道出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表現(xiàn)出詩人的困境。
二聯(lián)寫“非吾愿”即詩人之所不欲。“北土”指秦中,即長安,這里代指做官。這兩句對仗工整,正反相對,突出作者不愿做官而追求隱逸的思想。此聯(lián)中東林指東林寺,是晉時刺史桓伊為高僧慧遠于廬山東面建造的房殿。
接下一聯(lián)寫詩人滯留帝京的境況和遭遇。“黃金然桂盡”化用《戰(zhàn)國策·楚策》中“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之意。來表現(xiàn)詩人的窮困;“壯志逐年衰”表現(xiàn)詩人心意的灰懶。
末聯(lián)中寫景緊扣“感秋”之題,涼風勁吹,蟬鳴哀哀,本已令人傷感,再加上詩人諸多不如意,詩人的感情自然愈加悲苦!這首詩一反詩人往常以物抒情的寫法,而是直抒胸臆,把自己對一切的好、惡、悲、喜、憂、愁都能描寫出來,有如白描,雖無粉飾而見率真,風格也很明朗,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詩。
上一篇:《唐詩·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清朝詩歌·鄭燮·竹石》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