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玨
隱侯何處覓①,家在水云邊。
鶴瘦原非病,人間即是仙。
詩題窗外竹,茶煮石根泉。
老我惟疏放,新圖擬巨然②。
【注釋】
①隱侯:南朝宋詩人沈約,字休文,武康(今屬浙江)人。入梁拜尚書仆射,封建昌縣侯,卒謚隱,人稱“隱侯”,明人輯其集,名為《沈隱侯集》。沈周與沈約同姓,故劉玨以隱侯指稱沈周。②巨然:宋初畫家,江寧(今江蘇南京)人,開元寺僧,工畫,師法董源水墨山水,擅長畫江南煙嵐氣象。
【評說】
本詩選自汪砢玉《珊瑚網》卷三十八。
劉玨(1410—1472),明代畫家,字廷美,號完庵,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正統元年(1436)中舉,由刑部主事遷山西按察使僉事,政聲甚著。掛冠歸田,卜筑“小洞庭”以養老。善畫,王稚登《吳郡丹青志》云:“畫山水林谷,泉深石亂,木秀云生,綿密幽媚,風流靄然,高者攀鱗巨老。”工詩,長于律體,人稱“劉八句”。畫跡今存《清白軒圖》、《山水圖》、《夏云欲雨圖》等。
沈周之村居名“有竹居”,在相城。成化三年(1467),徐有楨、劉玨往訪有竹居,沈周為徐畫了一幅《有竹居畫卷》,徐、劉均有題詩。成化六年(1470),劉玨再訪有竹居,為沈周畫了一幅《山水小幅》,并為之題了一首詩(即本詩)。四日后,劉玨宿于慶云庵,天泉和尚持沈周圖請劉玨題詩,他便將本詩題于沈周畫上。關于這段作畫、作詩的本事,劉玨在識語中說得很明白:
成化庚寅(六年)夏六月五日,過啟南有竹居,為作《山水小幅》,復賦是詩。后四日,宿慶云精舍,天泉出啟南畫索題,遂以前詩塞其白間,觀者幸恕予懶。完庵劉廷美書。
劉玨這首題畫詩,并不以畫面景物為主要描寫對象,卻從有竹居主人著筆,主要描寫有竹居主人的生活,適時扣到畫面上,比較全面地反映出沈周的生活情趣。首聯用問答句,寫出沈周家在江南水鄉。劉玨《次徐武功訪沈啟南詩韻》開端寫道:“煙水微茫外,舟行一日余”,可與“水云邊”參看。頷聯寫鶴與主人。瘦,是鶴的形象特征,故曰“原非脖;閑,有竹居主人情閑自適,真如地行仙,故曰“即是仙”。頸聯寫有竹居主人吟詩、品茗的生活。“詩題窗外竹”,題詩竹上,是文人雅事,一則因為有竹居多竹,二則詩人常常題詩竹上,如李賀《南園》:“舍南有竹堪書字。”《昌谷北園新筍》:“斫取青光(刮去竹上青皮)寫《楚辭》。”“茶煮石根泉”,以石根泉水煮茶,味極佳。以上六句,極寫有竹居主人悠閑自在的生活及其清靜高雅的情趣,為自己的畫幅補出許多難以表達的畫意。尾聯,寫出自己的作畫匠心。我老來情性疏放,非常欣羨有竹居清幽環境和主人的生活樂趣,摹擬巨然筆法,畫作這幅新圖,既為沈周家的江鄉景色和家居生活寫照,也寄寓了自己的意趣和心愿。劉玨擅長寫律體詩,這首五律題畫詩屬對精工、韻律諧和、結構完整,語言清新自然,絕無雕鑿之跡,確是上乘之作。
上一篇:《題沈周仙山樓閣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沈周溪巒秋色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