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耿拾遺歸上都
若為天畔獨歸秦,
對水看山欲暮春。
窮海別離無限路,
隔河征戰幾歸人。
【前解】
“若為”之為言如何也,猶言反復展轉思之,而終恐無有其事也。何也?秦在天畔,一未易事也;以天畔之秦,而欲一人獨歸,又一未易事也。反復展轉思之,除非以春又欲暮,以是為汲汲乎?正甚言此歸之決定無有其事也。三,窮海無限路,再寫一之“天畔”字;四,隔河幾歸人,再寫一之“獨歸”字,皆以反復展轉“若為”之二字也。[“欲暮春”,上加“對水看山”,又妙!言但據山紅水綠,則似欲暮春耳,其余人事,固皆不然。]
長安萬里傳雙淚,
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郵亭愁駐馬,
不堪西望見風塵。
【后解】
上解,既極陳獨歸之難;此解,又自明不歸之故,所以多方沮勸之也。言我日夕眼淚滿面,何曾一刻忘歸?然欲性命茍且得全,則現見不歸在此,猶俗言“爾若得歸,則我已先歸”也。結言“想到”者,言我今反復沮君,而君決意不聽,則意必有中途駐馬之一日,始信今日之言之不謬耳。看他八句詩中,凡用無限意思,卻又筆筆能到。
上一篇:金圣嘆《送羽人王錫歸羅浮》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送舒州宿松縣傅少府》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