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
萬里乘風去復來①,只身東海挾春雷②。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③。
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④。
拼將十萬頭顱血⑤,須把乾坤力挽回。
【注釋】
①萬里乘風:指乘船往復于中國和日本之間。②只身:單身一人。挾:挾帶。春雷:此處指喻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③肯:豈肯。劫灰:指兵火毀滅后的殘跡。④仗:依仗,依靠。出群才:超出眾人的才能。⑤拼將:拼得。
【評說】
本詩選自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秋瑾集》。
秋瑾(1879—1907),近代女革命家,女詩人,字璇卿,號競雄,別署鑒湖女俠,漢俠女兒,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庚子事變后,思想劇變,決計獻身革命,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光緒三十年(1904),赴日留學,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次年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任同盟會總部評議員及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初,因抵制日本政府頒布的約束留學生規則而回國,宣傳革命,提倡女權,在上海創立《中國女報》。1907年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聯絡各地會黨,組織“光復軍”,與徐錫麟準備分頭于浙皖兩省起義。7月,因徐錫麟先期起義失敗,秋瑾亦為清政府拘捕,就義于紹興軒亭口。所作詩詞多宣揚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感情奔放,筆力雄劍今人輯其詩詞編為《秋瑾集》。
《江山萬里圖》是一幅山水畫,秋瑾觀看,全無封建士大夫的閑情逸致,而是由眼前美好的大好江山,聯想起現實中祖國河山的殘破,全詩悲壯蒼涼,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充滿著挽救危亡、振興祖國的熱情,感人奮發。詩中講道,雖說中日一衣帶水,其實也遠隔萬里,我卻不顧艱辛,萬里乘風,兩赴東瀛(1904年夏秋和1905年春)。作為一個弱女子,只身橫渡東海,別無所求,唯愿挾帶春雷而歸,震撼萬馬齊喑的神州大地。面對著中華輿圖,滿目瘡痍,列強如蟲豸蛇蝎,無休止地橫行噬嚙。看到眼前這幅《江山萬里圖》,怎不令人想起報上刊登的那幅《時局圖》,禽獸蛇怪盤踞華夏,本來富饒壯麗的萬里江山,今日早已面目全非,顏色盡易,作為每個中國人,又豈肯拱手相讓,眼睜睜地看著它付之劫灰呢?這種深切的憂國之淚又豈是幾杯濁酒能消除。惟有依仗出群賢才振臂高呼,救時救民,天下云集響應,哪怕拼卻十萬頭顱,瀝盡鮮血,在所不惜,無論如何也必須力挽狂瀾,把顛倒的乾坤扭轉過來。秋瑾借題畫抒發精忠報國的豪情壯志,和《吊吳烈士樾》中所說的一樣:“盧梭文筆波蘭西,拼把頭顱換凱歌”,不啻是她獻身革命的誓詞,足見詩人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胸襟,這一思想高度是封建時代閨中女子,乃至封建士大夫也難企及的。
上一篇:《題江上人壁許道寧畫寒林》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江月幽禽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