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
野徑深藏隱者家,岸沙分路帶溪斜。
馬蹄殘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
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
這首詩借描繪夢中尋梅的境界,表達(dá)了對污濁世俗的厭惡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展現(xiàn)了詩人灑脫不羈的性格和磊落坦蕩的胸懷。
詩的前四句寫出一種幽深、清寂、凄迷的意境。沿著鄉(xiāng)野小徑,隨著斜淌的溪流,馬蹄踏著殘雪,終于尋到了山口的梅花。梅花不畏嚴(yán)寒,傲霜斗雪的風(fēng)姿,向來被視為一種理想人格的象征,而作者所仰慕的隱者,也就居于梅花生長的地方。接著詩人就描繪了這位隱士的生活: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隱士遁跡山野,生活充滿野趣,籬邊種藥草,燈下話桑麻。“煨芋”暗用一個典故。據(jù)《業(yè)侯家傳》載,唐李泌在衡山,夜訪名僧懶殘,懶殘生火煨芋給他吃。這里借用來表明自己夢訪隱者,受到主人簡樸而熱情的招待。“桑麻”,指莊稼,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詩句,這表明詩人同隱士具有共同的興致。最后詩人以“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作結(jié),將思緒從夢境中抽回,直率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但愿一生披煙雨,住茅廬,那種當(dāng)貴臣侍奉皇帝的事,連夢都不愿夢。“金貂”,本是皇帝左右侍從的冠飾,這里指代權(quán)貴; “玉華”,即玉華宮,本是唐太宗所居之宮,這里借指皇帝。這樣曲折地表達(dá)自己的意趣,語言委婉而不事譏諷。
這首詩題為《夢尋梅》,實際上對梅花著墨不多,而是著意描繪作者所向往的隱居山野的生活。方岳生活在國事危艱的南宋紹定年代,南宋王朝已衰微不振。作者在政治上原曾積極進(jìn)取,為民請命,卻得罪了賈似道、丁大全等朝中權(quán)貴,先后兩次被免除官職。盡管詩人懷著強(qiáng)烈的憂患意識,卻不能有所作為。這種境遇,大大激發(fā)了他內(nèi)心潛藏的歸隱之意。隱士往往喜與梅作伴侶,作者借“尋梅”之名,去尋找隱士的蹤跡,也就是呼喚那種甘苦自守的隱士生活。
全詩意境清新勁峭,感情濃郁深厚。遣詞造句也去陳反俗,好奇尚硬,深得“江西詩派”真髓。“黃葉”二句將典故成語組織成新巧對偶,而“馬蹄”二句,則隨意調(diào)遣數(shù)詞,便成佳句,工整新巧,體現(xiàn)了作者錘煉語言的功力。
上一篇:《夢中作(其一)·唐玨》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橫塘·范成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