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旅
一窗晴色綠猗猗①,群雀飛來占好枝。
此竹幾年方結實②,空山秋晚鳳雛饑。
【注釋】
①綠猗猗:形容竹之美盛,色之翠綠。《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②竹實:竹子所結之實,狀如小麥,又名竹米,鳳凰食之。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初集·安雅堂集》。
陳旅(1288—1343),元代詩人,字眾仲,興化莆田(今屬福建)人。以薦除國子助教,歷仕江浙儒學提舉、應奉翰林文學、國子監丞。其詩文典雅峻潔,受虞集稱許特厚。著有《安雅堂集》。
黃筌,五代花鳥畫家,本書累見。陳旅題寫這首《竹鸞圖》,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藝術特色,他在細致觀察、捕捉畫面美感特征,著意描繪畫面景象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藝術想象的功能,寫出許多畫面上無法表現的意想,寫出許多畫外意,使題詩的意蘊更為深遠。開端兩句寫畫面,晴窗外,綠竹猗猗,綠陰濃密,竹葉茂盛,給人以十分愜意的美感享受; 因為天晴,群雀歡躍,飛上枝頭。如此寫來,詩人已將畫面點綴得有聲有色,幽趣無窮。這兩句重在實寫,但也有虛筆,如“占好枝”,畫上竹枝,難分好壞,群雀飛躍,焉知 “搶占”,這種詩意當然是詩人將自己的觀畫感受付之于畫面。三、四句也有實寫,如 “鳳雛”,確是畫面實物,但這兩句主要是虛寫。畫上無竹實,故云 “此竹幾年方結實”,說的是畫外意; “秋晚”、“鳳雛饑”,也是畫面難以表達的。以上這些虛筆,都是想象得之,都有賴于詩人通過豐富的藝術想象,補充、豐富畫意,“群雀占好枝” 與 “秋晚鳳雛饑” 構成了意象的強烈對比,使畫意深化,突現了此畫的深邃意蘊,耐人尋味。
上一篇:《題黃筌畫花》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黃筌芙蓉》題畫詩賞析